接着就是其他武林门派,这个就没那么容易排除了。
不过洪成有别的法子:
“说起南派武林,魁首毋庸置疑便是奉天门门主。”
南派武林目前算半个友军,而且是暴脾气的江湖人,不好得罪。所以洪成决定不挑剔他们,选择直接跳过。
反正南派最有威望的就是他们老大,都说到老大了,那还说什么其他人?
洪成滔滔不绝地把奉天门夸了一遍。
重点聊一聊奉天门这两年做过什么事情,为江湖、为中原、为百姓做的实事。
有些其实是还没来得及做的,他已经贷款吹出去了。好在问题不大,以后都会做的,又不是画大饼骗人。
周围的百姓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听得一惊一乍的。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外头还有个奉天门是和其他武林门派不一样的。其他门派都会欺负老百姓,只有奉天门对老百姓好,他们门主也是个大好人。
不仅洪成这么说,其他几个起义军首领也跟着附和。
一个人这么说,还得掂量一下是真是假。一群人这么说,那肯定是真的,还用想吗?
这时,文臣里那位打算唱白脸的主动站了出来。
这几个家伙吹得太过了,如果奉天门是清一色的好评,能骗过百姓,却不一定能骗过有点见识的读书人。
所以就得来几个挑刺的,或者说差评的。有夸有贬,才显得更加真实。
文臣肃穆着脸质问道:
“你们说的奉天门在下也听闻过,那门主是武林人士。寻常武林人士都爱以武犯禁,你怎知他们没有仗着武功高强欺辱过寻常百姓?”
洪成瞅了他一眼,这是自己人啊。
之前他打下皇城之后,就有几个文臣私底下前来拜会。大家互相通过气,都知道彼此的身份。
这会儿对方站出来唱反调,肯定不是有意搞破坏。洪成略一思索就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了,连忙配合起来。
洪成掷地有声:
“奉天门若是欺辱过百姓,怎么可能没有一个人知道?你出去打听打听,听说过奉天门的都交口称赞,可见他们从没做过恶事。”
旁边已经被说服的百姓连连点头。
就是就是,别看现在交通不发达,消息传得慢,但那也要分情况的。一些八卦,尤其是名人大派的黑聊八卦,那可是传得相当快。
老百姓哪里知道这是因为肮脏的势力斗争,总有对家帮忙造势。他们只觉得是这种消息听着有趣,这才传得快。
人性如此,大家更喜欢背地里说别人的小话。
文官却不会就这么放弃。
最起码要提出三个质疑才行,哪有问一句就结束的。多问几个才显得是当真在质疑对方,三个正好,问多了容易被当成是故意来挑刺的。
所以文官很快指出:
“就算奉天门对百姓好,他们到底是江湖人士。若是奉天门主成就大业,恐怕以后江湖人士要更嚣张了。”
这一下子踩中了百姓心底最担忧的点。
是啊,万一江湖人觉得皇帝都是他们自己人,有了底气和依仗,以后欺负起他们来更加有恃无恐了怎么办?
洪成皱眉反驳:
“你这话就是偏见了!奉天门主这些年约束手下,那些原本嚣张跋扈的江湖人在他的管束下都不侵犯百姓了。而且自从他当上了南派魁首,那些江湖门派也不怎么再对百姓横征暴敛。要我说,他当了皇帝反而能解决江湖人太过嚣张的问题。”
南派武林不去侵扰百姓,主要是因为忙着查奸细和准备大战,没空折腾那些。
不过扶苏上台之后确实不会再放任江湖人乱搞,这么说也不算错。
老百姓一听,期待值再次拔高。
奉天门居然还能约束武林人士吗?还有这等好事?!
这么看来,让这种出身武林的人当皇帝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自己就能打,自然不怕其他武林门派,还能反过来管束对方。
不像之前的朝廷,自己都要在武林人跟前忍气吞声。指望他们管束武林是不可能的,不被武林管都已经很争气了。
文臣对这个回答也很满意。
他最后提出了一个质疑:
“这些都是你的一家之言,你怎么确定他当上皇帝之后不会改?有些人掌握了权柄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若到时他翻脸不认人怎么办?”
洪成大义凛然地说:
“若真有那一日,我老洪绝对不会坐视不理!我能灭王朝一次,也能灭第二次!”
旁边的百姓立刻喝彩:
“好!”
有这样义薄云天的大将军在,他们还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