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1 / 2)

“先前后世之人夸得最多的都是高祖与武帝,未成想换了一个世界,反倒是他们二人遭受贬斥,陛下得了美名。”

这可不就是风水轮流转么。

刘恒微微一笑:

“只是秦人如此而已,传至后世,可就不一定了。”

后人只看功绩,人品不过是功绩的加分项而已。

既然大秦有他们刘家人也有司马迁,焉知没有卫霍?但凡卫霍立下足够的功勋,发掘出他们的丞相刘彻自然也能跟着受益。

邓通一想也是:

“那卫将军是卫皇后的弟弟,说不得又是武帝发掘出来重用的。”

秦政只是低头玩了一会儿儿子,再抬头话题就跳到这里了。他拨了拨滚动条,把历史消息都看了,看完皱了皱眉。

这刘家人果然很不安分,不可重用。

罢了,左右后头时代的那些名人他都记住了。他能活千年,自己招揽即可。大秦不缺人才,挑乖顺的任用也足够。

[秦始皇]:梓桑继位后都有什么作为?

大一统时期儿子干过什么,秦政基本都能猜到。无非就是用各种手段辅助父亲将大一统政策顺利推行下去,他更想看看儿子继位后的操作。

[凤秦史官]:二世陛下继位后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是在平衡朝堂而已。毕竟陛下您太长寿,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

[秦始皇]:他何时继位的?

[凤秦史官]:六十有七。

帝王们:???

早死的皇帝们都破防了。

搞什么?他们连六十七都活不到,怎么会有人六十七才继位啊?都六十七了,继位了还能干嘛?不是说年纪大了脑子会糊涂,反而治理不好国家吗?

[唐宣宗]:晚年继位,不怕成为第二个秦昭襄王吗?

[秦昭襄王]:寡人怎么了?寡人不是挺好的吗?你应该说唐玄宗,那才是你们大唐人。

唐朝人真不会说话。

[明仁宗]:那倒还不至于和唐玄宗比,你对你亲玄孙也太狠了一点。

[明宣宗]:应该对标晚年的仁君吧?

秦梓桑走的仁君路线,或许这种性子的皇帝晚年没那么昏聩呢。而且要是真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也不至于被后人如此盛赞了。

[宋太祖]:重点难道不是始皇帝活了多少岁,才把他儿子拖到六十七继位?

众人:有道理啊!

[凤秦史官]:自然是耄耋之年!始皇帝陛下可是我大秦最长寿的皇帝了!

好,又破防了一批。

在古代八十多可是超高寿,能活到六十都值得大肆庆祝。多的是皇帝活不到他一半的,三十多就没了。

[秦始皇]:梓桑活了多久?

秦政并不在意自己的寿数,毕竟又不是他本人。他本人如今轻易死不了,便更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了。

还是儿子的身体状态更要紧一些。

[凤秦史官]:二世陛下执政十年,七十七岁驾崩的。

[汉景帝]:你们父子俩可真能活。

[唐太宗]:@秦始皇,始皇帝,可有长寿的技巧传授?

李世民主要是想为妻女问,史书记载他的观音婢和女儿们都死的早。太子承乾虽然也早死,不过多是因被贬才郁郁而终的,这个可以规避。

所以重点还是妻女。

[秦始皇]:修身养性,少生孩子。

众人:……

你三十多个儿女,你现在跟人说少生孩子???

[汉武帝]:朕的儿女只有你的三分之一。

[秦始皇]:所以你比唐太宗长寿。

有14个儿子和21个女儿的李世民:……

[唐太宗]:朕主要还是打仗留下的暗伤和遗传病,应当与子嗣无关。

[秦始皇]:你不是想替你妻子问?

秦政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学过的知识,女子生育会对身体造成严重负担,重则影响寿命。

少生还好,生多了,而且还连年地生,想要长寿几乎不可能。长孙皇后生了七个儿女,早逝可太正常了。

没有经历过现代知识教育的古代皇帝们很难接受秦政的这番论调,而且皇帝们一般都觉得宠爱一个女人就得和她不停地生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的多寡确实能证明这人有多受宠。

[唐高宗]:耶耶,阿娘是生下幼妹两年后去世的。

[唐太宗]:!!!

李世民心想,那不能让观音婢生了。他之前就怀疑过观音婢的早逝是否和幼女的出生相关,如今连始皇帝都这么说,可信度极高。

[汉武帝]:只是女子要少生而已,朕身为男子应当不要紧。

[秦始皇]:反正你也生不出更多的,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最新小说: 一人:我堂堂正派,咋全阴间技能 我真没想勾引校草啊! 七零:我们还是算了吧! 坏脾气美人 悬鸟 却雀[京圈] 捡来的猫想做我男朋友 绝交之后记得做我男朋友 陆老板和他的农场主媳妇 救命!恋爱脑沈总又在秀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