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
“……倭寇坂田联队在晋西北扫荡,其主力追击李云龙独立团深入太行山区腹地。”
“途中,坂田分出一部兵力,约一个精锐大队,在途经晋绥军防区时,遭遇了楚云飞指挥的358团的顽强阻击。”
“那一仗,根据前方战报和我们侧面了解的情况,358团打得极其勇猛,几乎将倭寇这个大队全歼。”
“若非倭寇紧急调动航空兵进行火力压制和支援,该大队恐已全军覆没。”
“即便如此,该大队也已基本丧失战斗力,无法继续执行后续作战任务。”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轻的鼻音,似乎带着一丝意外和明显的兴趣。
陈上将心中了然,继续不疾不徐地汇报:
“随后,坂田信哲亲率联队主力,大约四个步兵大队并加强了炮兵和工兵,继续深入太行山腹地,其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彻底消灭李云龙的独立团。”
“但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坂田主力遭遇了大规模、有预谋的伏击,战况空前惨烈。”
“根据战斗规模和日军的损失情况判断,伏击部队极有可能是八路军129师的主力部队,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和灵活的战术,给予了坂田联队毁灭性的打击。”
“此役,坂田联队主力至少损失两个大队以上,建制几乎被打残,部队士气崩溃。”
“根据未经证实的消息,坂田信哲本人,也在这次伏击中受了重伤。”
“残余日军不足千人,装备损失殆尽,如同丧家之犬,狼狈逃回平安县城,企图凭借城防工事固守待援。”
陈上将微微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环:
“所以,当李云龙的独立团进攻平安县时,他们面对的,实际上已经是一支兵力、士气都已严重受损,几乎失去战斗意志的残兵败将。”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沉默。
这一次的沉默,不再是纯粹的愤怒,而是夹杂着快速的权衡、算计,以及一种试图抓住关键点的探寻。
良久。
“358团?”电话那头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探究。
“团长是谁?”
陈上将立刻看向旁边的心腹参谋,参谋早已将准备好的资料递了过来。
他目光一扫,确认道:“报告,358团隶属晋绥军序列,现驻防晋西北。团长楚云飞,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作战勇猛,指挥能力强,是阎长官麾下比较倚重的一员干将。”
电话那头传来一连串指令,陈上将的表情愈发严肃。
“是!卑职明白!”他挺直腰杆,目光如炬。
“是!卑职会立即安排!”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不带一丝犹豫。
“是!楚云飞团长的英勇表现,卑职会亲自核实并上报!”
“卑职遵命!”陈上将语气庄重至极。
电话挂断。
陈上将放下话筒,环顾房间内的几位参谋军官。
“传我命令!”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在安静的办公室内环绕,“即刻起,将晋绥军陆军第358团,扩编为中央军暂编陆军第358旅!”
周围的参谋们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惊讶之色。
“任命楚云飞为少将旅长!编制暂定为一万人!”陈上将一字一句地说道,“所需武器装备、兵员补充,由军政部优先足额调拨,直接划拨到位!”
参谋们立刻记录下这一系列重大指令,但其中一位资深参谋却迟疑道:“上将,阎长官那边…”
“国难当头,大局为重!”陈上将一掌拍在桌面上,茶杯震颤,文件跳动,“楚云飞是黄埔子弟,理应为国效力,归入中央序列,这是理所当然!”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面庞,威严不可抗拒:“给他一个旅,理直气壮!”
“另外,”陈上将声音微沉,“立刻通过中央社、各大报纸,发布战报!重点宣传晋绥军358团楚云飞部,在平安县外围痛击坂田联队主力,为全歼该联队立下首功!”
他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中国地图前,手指在晋西北地区轻轻点了点:“要让全国民众都知道,是国军将士奋勇杀敌,才有了这场大捷!”
“就这么定了!明天的报纸,我必须看到!让所有人都看看,谁才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参谋们齐声应答:“是!”
陈上将转身重新走回桌前,拿起那份电报,眼神穿透纸面,仿佛能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那支部队。
“看来,有些人需要重新认清现实了。”他低声自语,声音中夹杂着不为人知的深意。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