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395章 欧洲剧变!毫无波澜,诺门罕战役的结束!

第395章 欧洲剧变!毫无波澜,诺门罕战役的结束!(1 / 2)

“委座,夫人请您过去”

“什么事情?”常瑞元侧头看向了一旁的王世和,语气之中带着一丝疑惑。

“应当是想与您一起吃个晚饭。”

王世和实话实说,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常瑞元的神情。

常瑞元闻言有些烦躁的摆了摆手:“军务繁忙,脱不开身,今晚就不回去了。”

刘斐听到声音之后,当即迈步走了过来:“委座,算算时间,云飞那边的电报应当发过来了,今晚应当无甚大事。”

晋北大战。

确实关系整个华北的战局。

常瑞元忧心也是正常。

只是.

他的忧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

他既不能提供良好的指挥建议。

也无法在这个时间点给予二战区更多的后勤支持。

偏偏这个老头子意识到了这一点。

倔强无比的呆坐在作战室之中。

纯粹的自我折磨和自我内耗。

正当他面对刘斐那疑惑的眼神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

林蔚脚步匆匆快步走到了他的面前:“委座.最新消息,德国人动手了。”

“什么时候?”

“据说是波兰人主动利用边境广播站,宣布波兰和德国人的战争开始了,希特勒当即向全世界发表广播演说,说什么德国人会以炸弹回应波兰人的攻击。”

常凯申哑然一笑:“拙劣的自导自演。”

德国人的手段不算高明。

他们使用精锐的小部队越过边境线之后。

便占领了一处名为个格莱维茨的小城,随后使用了当地广播,以此来对“德国宣战”

常瑞元眉头微皱:“想必他们已经开始进攻了吧?”

日本方面对于欧战的爆发,判断是在41年、42年。

常瑞元等国民政府一众要员的判断。

实际上和日本方面的判断没有多少的出入。

零星的记录表明各自的观点。

基本上判断的也都是在40年之后了。

因为在40年之后。

德国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其国力和军备建设。

同样的,英法等主要国家的建设需要在41年、42年左右才能够完成。

这突然之间的局势变化。

常瑞元其实也是措手不及。

事实上,这个世界不存在什么国际法准则。

本质上还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苏德瓜分波兰的时候,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的侵犯。

至于波兰被侵犯的内在原因。

其实和民国大相径庭。

仅仅只是因为其衰败和落后。

林蔚点了点头,他同样一脸严肃:“今天一早,希特勒便集结了一百五十万军队,两千五百辆坦克以及两千架作战飞机发起了对波兰的进攻。”

“波兰的骑兵(装甲)部队在第一时间发起了反冲锋,但,很快就演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据美国人那边传来的消息。

德国人在一线配属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

紧随其后的是大量乘坐卡车的摩托化步兵。

这是一种全新的战术,有点像是冈村宁次在南昌之战之中所使用的.”

常瑞元出声打断:“日本人日本人会有这么多的摩托化步兵?”

“他们号称机械化部队的,也仅仅只有四个师团而已。”

“这四个师团无非就是装备了大量的卡车,更加方便他们的快速机动。”

刘斐点了点头,颇为认同常瑞元的分析和判断:“对于日本人而言,威胁主要来自于海上,日本人的资源基本上全部都倾斜在海军上面,他们甚至在五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同美国人的战争了,”

林蔚此时也是适时出声:“德国人的打法其实很明朗、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那样。”

“第一时间占领波兰的铁路枢纽。”

“避免波兰人快速进行战争动员。”

“而他们部署在一线的集团军在被强大的德国人打垮之后,便再无翻盘可能。”

“波兰的地形和我们不同,波兰平原上非常适合他们的装甲部队冲锋,方便他们快速推进和进攻。”

说起这些,刘斐的目光徒然之间变得锐利了不少:“这是国运之战,波兰人失去了先手。”

“若是波兰主动进攻德国人的话,想必能够取得一些先机,至少这场战斗不会输的这么快。”

“波兰人的空军方面虽然相较于德国人差了许多,但陆军规模上面,他们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若非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德国人断然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变得如此强大,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现在又是波兰,一场世界大战,在所难免。”

林蔚叹了口气:“我认为这件事情会直接影响苏德两国关系的直接走向,甚至很有可能影响苏联人对我们抗战事业的支持。”

“一旦德国和苏联人直接交战、势必无法继续在远东地区帮助我们牵制日本人,而对于日本人而言,他们可以抽调数量更多的关东军精锐部队以支持关内的战斗。”

林蔚的消息实际上是落后的。

正是因为英法的绥靖政策。

导致反法西斯战线迟迟没能够得以确立。

苏联人也不是什么善茬。

他当即选择和德国人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联人也将英、法、波兰卖了个干净。

波兰纯属老倒霉蛋,英法则是纯属活该。

德国人将日本人卖了个干净。

日本人为了和德国形成事实上的军事同盟,日本与德国商谈了数十次。

在德国人和日本人商谈的期间。

在中国东北地区。

外蒙古边界处有一个地方。

名叫诺门罕。

诺门罕战役的知名度不低。

正是因为这场战役、导致日本军部再也没有提过“北上”战略。

而是坚定的选择了南下。

也正是因为他们偷袭了珍珠港,才让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工业国美国加入了二战盟军阵营。

从日本人的视角来看。

关东军兵力雄厚。

且因为动员充分的缘故,战斗力较为强横。

和苏联人在诺门罕地区,摩擦不断。

最后演变成了一场边境战争。

实际上是日本人的刻意为之。

东京方面判断。

苏联人正在备战欧洲。

且因为斯大林进行内部大清洗的缘故。

苏联军队之中优秀的军官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影响。

甚至其中还有不少人遭到了枪毙。

更重要的一点。

日本人无比重视后勤。

关东军掌控着铁路线。

到诺门罕才不到两百公里。

而苏联人如果补给前线的话,需要八百公里的路程。

苏联如果想要争夺诺门罕地区的话。

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行。

日军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才会义无反顾的和苏联人进行交战。

然而。

日本人却低估了苏联人的决心。

为了打好这场战斗。

斯大林从白俄罗斯调来了朱可夫。

飞到了诺门罕前线掌握了苏军的指挥权。

不仅如此。

斯大林还抽调了相应的空军司令、炮兵司令、以及装甲兵司令都派到了诺门罕前线。

这个架势、基本上和他本人到场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指挥阵容是相当的豪华。

朱可夫不仅仅又调来了三个步兵师一个坦克旅。

还调来了大量的炮兵。

从空军部队之中抽调了大量的优秀飞行员以支持前线战场。

仅仅只是开战一个星期。

小日本的空军就被打的落花流水。

在朱可夫的指挥之下,苏军坦克群英勇无比的向日军这地冲锋。

几百门重炮、以及航空兵部队的掩护之下。

日军率先被打崩溃的是同样的坦克部队。

他们的小坦克面对苏联人的快速坦克基本上没有多少的招架之力。

然而就是这样的战斗。

双方的战损比颇为难堪。

日军在七月份的时候具备兵力优势。

7月初在哈拉哈河沿岸进攻的日军是21953人+满洲军2000人

苏联军队则是:苏军9000人+外蒙两个骑兵军4800人。

八月份苏联军队开始具备兵力优势。

双方的兵力基本上持平。

苏联编制人数五万一千人,实际参战人数在四万人左右。

最新小说: 抗战:跟咱比资历?你小子不够格 水浒之新宋江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皇朝:白粥榨菜管饱后,我竟黄袍加身了 小兵活下去 锦衣血途 末世从封王开始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李云龙亮剑北宋 重生刘协,开局召唤白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