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种广平三号,亩产达到七百零二斤,也是个惊喜。
因而在这一年,张祯将田赋降到四十税一,商税之外的其它税赋,也是能减则减。
她还卸去身上所有州牧之职,并明令往后不可再设。
十月初,孙策带着周瑜从北撤回,准备探索东南海域,履行东南经略使之职。
所乘坐的大型战船,几年前就开始制造,两人不在的时候,由孙权督造。
一共造了六十艘,组成巨型舰队。
他们正式启航之前,孙权已经成了周边众部落、岛国有名的海盗。
某个后世残暴变.态的小岛国,被他洗劫一空,杀得只剩十之一二。
并非张祯给过他什么提示,她都不知道他能跑到那儿。
而是他觉得那地方的人很怪,习俗也很怪,怪得让他无法接受,因此大开杀戒。
孙权还绘制了许多航海图。
这些图,后来都到了孙策、周瑜手里。
盛安十二年,诸葛亮会同张郃,进军西南。
张郃这个西南经略使,终于名副其实了。
司马懿、王定那一路,也在官军的辅助下做出成效,百越归顺。
张祯将他们归于外事部,任命司马懿为宣越郎中,王定为明越郎中。
对于司马懿,张祯起了几次杀心,最终还是没动手。
但给刘协和诸葛亮下了一道严令,哪天她要是出了意外,他们即刻诛杀司马懿。
她活着自然会盯着他,她若是死了,必须将他也带走。
两人惊问为何,张祯答曰此人乃是天生的灾星,一旦得势,便会给人间带来苦难。
刘协说那不如现在就杀,张祯回他时机不到。
盛安十三年,新都城白玉京终于建造完工,历时九年,张祯也二十九岁了。
穿越到汉末,已有十四个春秋。
——
“皇姐,你看那边!”
龙车第一个车厢内,只坐了刘协一家和吕布、张祯。
文武百官在后面的车厢。
虽然已经坐过四、五次,刘协还是觉得新奇,指着路旁正在转动的大风箱给张祯看。
张祯笑道,“看见了,扇叶转得极快。”
听说秦书、江塘他们正在研究蒸气之力、雷电之力,希望他们早日成功。
今天,是礼部推算出来的黄道吉日,适宜搬迁。
因而众臣恭请皇帝动身。
长安城内许多居民,以及各地购买了白玉京房产的人家,都已在两个月前陆续开始搬入。
皇帝之前没动,是要等少府先派人过去收拾宫室。
现在不能再叫小皇帝,因为人家已经有了两儿一女,当父亲了。
“神悦,手别伸出去,仔细着凉。”
吕布坐在张祯身旁,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张祯缩回手,嗔道,“就你事多。”
刘协看得很是羡慕,成婚这么多年,皇姐和姐夫还这般恩爱。
不像他和皇后、贵人,早没了初时的心动。
或许,他该再纳几名妃嫔。
但妻妾定会因此而伤心,还是算了罢。
刘协打消主意。
他的人生中迁过两次都。
第一次是被迫的,与其说是迁都,不如说是逃难,心里只有恐惧和悲伤。
而这一次,满心都是喜悦和期待。
与之相比,美色真不算什么,没有就没有了。
五日后,龙车到达白玉京外的车寮。
“吾皇万岁,万万岁!”
“宸王千岁万安!”
“大将军威武!”
先到的百姓自发恭迎,放声欢呼。
三人挥手致意,在群臣的簇拥中,上了宫里来接的六驾马车,驰入新都城。
真正的白玉京,比模型更令人震撼。
恢弘、华美、壮观。
近二十万民夫修建九年,耗费人力物力无数,大家可以想象成品有多惊人。
这么说吧,能达到一百分的环节,李严、秦书绝不屈就九十九分。
精益求精,精雕细琢。
每一处都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最高工艺、最强审美,当得起“天上仙都”之称。
城墙上下、内城外城的防护设施,也是墨家传人精心构造。
就是在一千八百多年后的现代,及得上的城池也没几座。
参观过的外邦使团,眼珠子都瞪得快掉下来。
设计白玉京之初,张祯就考虑到了要改官制,因而内阁、各部都有自己的独立官署。
太学的农学院、墨学院、军学院,以及专育胡人的初级班,也有了专属的学舍群落。
另加了一个医学院,由华佗、张仲景负责。
张仲景已官至太守,可他当官当得很累,只想搞医学。
张祯也尊重他的意愿。
她的宸王府与吕布的大将军府,是两片建筑合二为一,东门挂“敕造宸王府”,南门挂“敕造大将军府”,占地之广,为臣属之首。
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
七月份,发生了一件她预想不到的事情。
一位名叫孟生的墨家弟子,忽然来到宸王府,说自家是上任钜子的传人,因她弘扬墨学有功,特来传她钜子令。
是一块巴掌大的玄铁令牌,上面以篆体刻着个墨字。
孟生说,从今日起,她就是墨家钜子了。
张祯心想钜子令失传这么多年,还有效么?
试着在台舒、台息、秦书等人面前展示了一下,收获众人惊讶的目光。
谁都不知道这是啥。
还是孟生现身说法,大家才知道这是钜子令,也都认同张祯为钜子。
她对墨家的贡献,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