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就崇拜者众多,钟会便是其中的一个。
某日,钟会呼朋唤友,盛妆打扮,隆重地去拜访嵇康,但嵇康忙着打铁,不搭理他,估计也是因为心里看不上。
钟会感觉不被尊重,恼羞成怒,由粉转黑。
俗话说粉丝回踩最可怕,后来钟会抓住某件小事,在司马昭面前进了谗言,司马昭本来也忌恨嵇康,遂下令处死。
三千太学生求情都不能免,由此广陵绝响。
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司马氏的丧钟,大约那时就已敲响了。
作为司马昭的心腹,钟会在司马集团里举足轻重,被司马昭任命为主将,发起了灭蜀之战。
然而灭蜀之后,他准备反叛自立,引起成都大乱,死伤无数。
最终被不从的曹魏兵将杀害。
对于此人,张祯十分反感。
不过,钟会此时还未出生,连他娘可能都还没来到人世。
所以张祯还是采纳了荀彧的意见,表钟繇为吴郡太守。
丹阳太守,她则选了周瑜的另一位从父周忠。
一来,周忠不负其名,忠于汉室,也有能担当一郡太守的才干。
二来,原太守周尚全家罹难,丹阳百姓对周家极为同情。
庐江太守,是刘备举荐的襄阳人李合。
张祯不知道那是谁,但相信刘备的眼光。
要论识人之能,刘皇叔在漫长历史中可以排进前三。
首官定下,这三郡各项事务便慢慢上了正轨。
朱皓也传信回来,会稽太守王朗、庐陵太守徐无,都抵挡住了世族们的压力,未曾从贼。
两郡世族,该杀的都已经杀了,资财已清理封存,由高齐、高沐两位将军押运,赶来与大军汇合,他也随行,前来拜见大将军。
张祯回信表扬一番,但拜见就不必了,自己人不讲虚礼,让他直接回豫章安抚民心。
至此,江东六郡平定。
残余的世族安静如鸡,伏低做小,就怕张祯又来上一轮。
其实张祯也没那么丧心病狂。
在她这儿,杀戮从来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
诸葛亮也不负张祯所望,与青蛭部落众人一番长谈,迅速得到他们的信任。
针对他们所述说的自然条件,给出了几个建议。
一是让祖全选出几名聪明伶俐的年轻人,到京城皇庄学习一段时日,加入课农司,再以课农司属吏的身份,带着新技术,回到山越部族,教导大家种田。
祖全当场选了祖二郎、祖三郎、祖星、阿衣。
二是让他们闲暇时种植草药,青囊堂每年派人入山收购。
这一点是华佗首肯的,他对三长老的医术和山越草药极有兴趣。
三是让祖全同意,在青蛭部落设置一个售卖食盐的店铺。
没错,因山越与官府经常开战,他们所在的区域盐商不敢深入,山越各部吃盐困难。
祖全求之不得,拍着胸脯保证会保护好店小二的性命。
诸葛亮回来一说,张祯无有异议。
有此三条,不愁山越不归顺。
诸葛亮还担心她觉得太慢,解释道,“阿姐,此事急不得,需循序渐进!”
张祯笑道,“你办事,我放心!”
没有比诸葛亮更让她放心的人。
祖全等人回家时,吕布也如约派了军士帮他们运送银钱和粮食、布匹,众人千恩万谢。
该办的事情都办完,吕布便张罗着回京。
回京就能成亲,他满心火热。
出发前一日,司马懿抵达吴县,风尘仆仆,疲惫不堪。
洗漱过后,立刻来见张祯和吕布。
“拜见宸王千岁,拜见大将军!”
张祯:“......免礼平身。”
说实话,她险些忘了曾召司马懿来吴县。
也由衷感叹此人运气真好,又被他逃过一劫。
寒暄过后,司马懿满怀期待地道,“王上召微臣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得知大将军遇害,宸王急召他的那一瞬,他整个人都沸腾了。
非常时刻召他前去,定是要委以重任。
虽然路上得知大将军还活着,也不认为会影响到自己。
张祯心说想吩咐你去死,微笑道,“也无要事,只是想问问你进展如何?”
司马懿有些失望,但还是打起精神,一一说来。
张祯听了大半天,不得不承认他有大才,就连吕布,也觉得此子可堪造就。
诚心诚意地夸赞几句,赏了几样玉器,令他继续回岭南。
司马懿感觉很懵。
费这么大一番周折,难道就为了述职?
又不敢多问,领命退下。
等他离开,吕布笑道,“此子也是俊才,神悦何不像孔明一样留在身边?”
张祯:“......万万不可,受用不起!”
第469章 我要他们异心一起,就想到这改道的江水
回京路上,张祯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炸江堤,改江道。
墨家同门很给力。
经过严谨的研究测算,规划好了新的江道,把江水一分为二,各自入海。
沿途灌溉的田地,是旧江道的两三倍。
并且能涵盖原先灌溉的区域,不至于引起纠纷。
台息也找好了爆破点。
相关图纸也画好了,很快就能开工。
但大家不确定这事儿还要不要进行,跑来问张祯。
台息跟她最熟,直接道,“张师叔,咱们还炸不炸?”
张祯果断道,“炸,怎么不炸!”
一位名叫杨辉的同门迟疑道,“可是,大将军不在江底。”
他还记得,张师妹改江道的初衷,是因为要捞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