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都敢杀世族,他们为何不敢杀庶民?
不过是庶民而已!
能当他们的人质,是庶民的荣幸。
陆托也想通了,抚掌笑道,“妙计,顾老,此乃妙计啊!昔日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为秦国除去一大劲敌。今日我等以庶民为质,逼退张祯!有白起之精妙,却无白起之残暴!妙哉!”
其他人也赞顾化足智多谋,为大家找到生路。
顾化却笑不起来,叹道,“此计有损阴德,可为我等长远计,顾不得那许多了!”
纵然能退张祯,只怕名声也难听。
但江东世族的名声,本来就已经毁了。
且逃过此劫,再论其它。
又对陆托道,“孙权那儿,你多忍耐,勿与其交恶。”
孙权几乎与他们撕破了脸,尤其痛恨陆托,言必冷嘲热讽,侮辱谩骂,对他很不客气。
可这样喜怒形于色的孙权,反而让他们放心。
倘若孙权对他们笑脸相迎,就意味着冷酷无情,城府太深。
那他们就得提防着被反咬一口。
陆托深吸口气,点头道,“我省得。”
这小崽子太可恶,如果不是顾忌着孙策,他会弄死他。
议事完毕,众世族纷纷离开,各回各家。
然而众人不知道,王志、王理兄弟俩回去半个时辰后,连夜悄悄去了孙府。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将孙策会在四十多天后回来,以及顾化的妙计尽数告知孙权。
孙权呆了数息,怒道,“这不是绝户计,这是绝城计啊!顾化老贼,好狠的心!”
他已知世家狠毒,却不知竟狠毒到这种地步!
骂了一通,又问王氏兄弟,“这计策极有可能成功,你们为何还来告诉我?”
自从朝廷出兵,便有些世族私下里向他示好。
说是自家冤枉,没有参与谋害大将军,希望他能替他们向宸王千岁求情。
张神悦最恨的人定然是他,他们却还指望他求情,世上没有比这更好笑的事儿。
而且他知道,他们并非悔过,只是害怕。
或许,他们真的没有参与这桩阴谋,但世族同气连枝,就算没有参与,也会听到些风声。
可他们什么都不说。
优哉游哉地看着他掉进阴谋,看着吕奉先身死。
为何?
因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只不过他们没料到,张神悦根本不细查,直接大株连。
因而被逼无奈,只能投向顾化、张荣、陆托等人。
又觉得他们可能靠不住,找上了他。
他也没戳破他们的真面目,来就来罢,互相利用,虚与委蛇,谁不会。
王氏兄弟郑重道,“小将军,我等虽身在贼营,却心向朝廷,心向宸王!既知他们的阴谋,怎能不报?”
其实,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破绽。
顾化此计,建立在张祯重视庶民的基础上。
万一她忽然不重视了呢?
万一她宁愿吴郡庶民死绝也要杀他们呢?
她在庐江斩杀世族之前,又有谁能想到她真敢杀。
况且说到底,屠城又算什么。
她以前不屠,不代表以后也不屠,人是会变的。
孙权心说你们就扯鬼淡罢,也不较真,夸赞道,“贤兄弟的忠贞,我定会转告宸王千岁!”
这正是王氏兄弟想听到的话,谦虚几句,恭敬告辞。
他们一走,孙权立即让亲信去传张昭、程普、黄盖、鲁肃等人。
这几个,才是他确信心向朝廷的。
等待他们到来的间隙,孙权忽然开怀大笑。
这一刻,他感激顾老贼送来大功,发自内心地感激!
虽然此功不能让张神悦放过他,也不能让兄长原谅他,但至少会减轻一些对他的厌恶、痛恨和失望。
吕奉先在九泉之下,可能也会觉得他总算还像个人。
第454章 这都是爷爷玩剩下的
从丹阳到吴郡,世族们设置了几道关卡。
其中一道的主将,便是吕蒙。
他出身寒门,历史上受到孙策、孙权的提拔才得以出头,与世族不是一路人,还时常受到世族的排挤。
这一世虽刺杀吕布有功,顾化、张荣、陆托等世族也没把他当成同类,只当成一把刀,没资格与他们平等论事。
孙权更是对其恨之入骨,一眼都不想看见,因此早早打发出去,眼不见心不烦。
吕蒙虽然有些恼怒,也不是很在意。
因为他知道,无论孙权和江东世族对他是什么态度,他都必将名震天下。
吕奉先死于他手中,就是这么简单。
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他做成了!
江东世族狗眼看人低,自有识货者。
只要熬过朝廷这一遭的攻势,等待着他的就是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吕氏门楣,将因他而光耀!
不说远的,就说近前,已经有将士对他极为推崇。
他也有信心,在此挡住马超!
马超虽骁勇,却不善水战,所率之兵,也大多来自北方或西凉、关中,对水战陌生,有的甚至还晕船。
而他麾下,都是熟识水性、身经水战的勇士。
所以他很淡定。
直到,朝廷大军发射过来的神雷在他眼前爆炸。
那一刻,所有计策、所有埋伏、所有他事先想象过的场景,全部化为乌有。
他知道朝廷有神雷,可他不知道,神雷竟有这般威力。
没有近身厮杀,没有以力相搏,隔着老远,他就败了。
他甚至连敌方长什么模样都没看清。
神雷落到哪艘战船上,哪艘战船便被炸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