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是他听说吕布到白玉京巡视,因分别许久,颇为想念,他便打算赶去相见。
府中幕僚陆托却说,不如邀请大将军到吴县做客,也好尽一尽地主之谊。
他一想也对,吴县景致与长安不同,请吕叔父来游玩几日,也算是略略回报其关爱之情。
就派人送去了信。
吕布很赏脸,没几日果真来了,可见是真将他当成自家子侄。
当晚他设宴款待,知道吕布戒酒,特意为他准备了上好的蜜浆。
江东一众将领幕僚作陪,大家谈笑风生,极为融洽,宴到酣处,还怂恿他以舞相属。
他便从善如流,翩翩起舞,吕布也起身应和。
这时他发现,吕布身形有些缓滞,以为是路上疲劳所致,就问他是否需要先去歇息。
吕布自己也有些疑惑,晃了晃头,笑道,许是多年未饮酒,受不得别人的酒气,不妨事。
话音刚落,就有一柄雪亮的刀刃刺入吕布的胸口!
就当着他的面。
吕布立时血流如注,握着刀柄怒喝,“孙仲谋,你敢?”
......他当然不敢,他什么都不知道。
原地吓傻。
接下来就是一场混战,大批侍卫涌入,吕布的亲卫也涌入。
大家打来打去,没人听从他停手的命令。
混乱中,他被一群人拥到角落,躲避堂中的厮杀。
很多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小将军,快下令截杀吕布!”
“行刺吕布的那柄刀,是你的!”
“吕布会来吴县,也是你邀请的!”
“你说不清楚,快快下令!”
“吕布不死,死的就是你!还有你全家!”
“是啊,说不清楚!今日放走吕布,你母亲,你弟弟妹妹,你自己,全都得死!”
“快下令啊......”
是的,说不清楚,没有人会信他无辜。
吕布不会信,张祯不会信,也许连他兄长孙策都不会信。
于是,众人的催促中,他鬼使神差的说出了那句话,“诸将听令,截杀吕布!”
声音不大,但吕布似乎听到了,抬头向他看来。
那目光,那目光充满了失望和震惊,令得他灵魂都在震颤。
就在那一瞬间,他知道自己错了。
吕布会相信他的。
可他做了什么?!
刚要收回军令,却被那群人簇拥着回了内室。
吕布也逃出孙府,被吕蒙追到江边。
等所有人离开,他一人独处时,才恍然大悟,自己陷入了巨大的阴谋里。
这一回,才是真正的说不清了。
吕布亲耳听到他下令,在场所有人,都听到他下令。
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他恨死了自己那时的懦弱和愚蠢,可时光无法倒流。
无论吕布是生是死,他都失去了这位叔父。
但他还是希望,吕布能活着!
这不仅仅是因为残余的叔侄之情,还因为,吕布活着,他才能活,他们全家才能活!
孙权哭够了,情绪也发泄得差不多,站起身来。
脚有些麻,打了个踉跄。
吕蒙伸手搀扶。
孙权站稳,却见他脸上挂着一丝隐秘的微笑。
不由冷笑一声,道,“吕子明,伤了吕奉先,你很得意?”
用他的宝刀行刺吕布的,正是这竖子。
偷他宝刀的则是陆托。
吕蒙纠正道,“不是伤了,是杀了。”
孙权一阵心梗,“未见尸首,便还没死。”
吕蒙不跟他争执,“小将军若非要这么认为,也使得。”
孙权怒从心头起,恶声恶气地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吕子明,你想成名想疯了!”
以前他欣赏吕蒙的这种性情,觉得很有进取心。
如今悔之晚矣。
第433章 世人提起你,只会嘲讽你碰瓷吕奉先
吕蒙很坦然,“是,我想成名。”
陆托他们有自己的盘算,但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扬名于天下。
还有哪种方式,能比杀吕布扬名更快呢?
没有了。
因而陆托找他一说,他立刻就同意。
他跟吕布没有任何私仇,甚至还很敬佩。
直到现在,也还是敬佩的。
可这并不妨碍他借吕布人头一用。
一直在江里打捞,就是想要吕布的人头。
杀吕布而不得其头,总感觉是种缺憾。
孙权冷声道,“你以为踩着吕奉先,就能成就自己的名声?做梦!你比不上吕奉先一根小手指头!他是朝野敬仰的大将军,你是什么?你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宵小之辈,连正面对战吕奉先的勇气都没有!呵,先下迷药?吕子明,你将成为天下笑柄,遗臭万年!”
吕蒙脸色变了变,道,“恶名、美名都一样。”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无名而终。
刺杀吕布,或许不够光明正大,却是他平生第一得意事。
孙权嗤笑道,“恶名?不,是笑名!世人提起你,只会嘲讽你碰瓷吕奉先。”
碰瓷这种说法,是他从张神悦那儿学来的,用在这儿很贴切。
吕蒙反问,“你呢,小将军?”
孙权心灰意冷,“我?跟你一样,跳梁小丑。”
说着又想哭了,他本有大好前程,手握军权的大将军是他的叔父,权倾朝野的宸王是他的小姨,还有立功无数的长兄。
朝中诸公,也对他多有赞誉,常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等待着他的,将是一片光明坦途。
结果毁于这些贼子之手。
也毁于他自己不够坚定。
“小将军,怎可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