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们去了各县也是要干活的,并非躺平养老。
吕布正色道,“何谈愧字?就算是误会,将士们也受益。”
神悦是君子,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张祯:“......也要多谢大将军支持。”
他若不同意,此事就做不成。
吕布专注地看着她,面露微笑,“我不支持你,还能支持谁呢?”
张祯脸上发热,被这样的人全心注视着,说真的很难心如止水。
微微侧头,避开他的目光,“大将军,皇庄不远,你不用陪我去。”
今日,她要去皇庄查看清河二号、北海二号的长势。
清河系列,是用刘备送来的野生稻谷培育的。
北海系列,则是孔融送来的。
去年结穗还不错,每株都达到了七十以上,就不知道今年如何。
吕布:“我无事,闲着也无趣。”
他是真的无事。
主要是高顺太能干了,再加上陈宫和贾诩等人,感觉大将军府有他没他都一样。
他的作用跟小皇帝差不多,重要场合露个面,平时很闲散。
可惜关中盗匪都绝迹了,他想剿匪都不行。
别的地方还有,但大家都不让他出京。
老曹还来信说,请大将军自重,勿与将士抢功。
张辽、刘备、孙策、公孙瓒等人也来了信,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说辖地盗匪他们自己会负责,无需出动大将军,劝他好生待在京中,千万不要离京。
他简直无语。
......别自作多情了好么?谁爱去找你们?
又是东北经略,又是西北经略、东南经略、西南经略,神悦所图甚大,等过几年粮食充足,必有远征。
身为大将军,到时他肯定要去。
或许还会去很久。
因而现在只想陪着神悦。
见她又要看书,伸手取过来合上,劝道,“到皇庄再看,仔细伤眼睛。”
张祯:“......好。”
索性闭目养神。
吕布看了半晌,越看越喜欢,倾身在她脸上轻轻一吻。
蜻蜓点水一般,又温柔又绻缱。
张祯捂脸。
哎,跟吕凤仙呆一块儿,仿佛时刻受到荷尔蒙的侵袭。
吕布刚握住她手臂,马车忽然停下,花妮的声音传进来,“女君、大将军,前面在修水渠,马车过不去了,只能骑马。”
只得掀开车帘,扶张祯下车。
前方不远处,一群服徭役的农夫正抡起锄头开挖。
张祯随意一看,发现主持修建这条水渠的,是她墨家同门曾发。
兴修水利,向来是耕种田地的配套工程。
因此今年一开春,她就启动了这一项目。
朝廷原先也有这方面的人才,再加上擅长此事的墨家传人,集思广益,实地勘测过后,报上来八道大渠。
小渠各县自己修,他们不管。
张祯批示同意,八大渠便热火朝天地开工了。
随着她走近,农夫们忙躬身施礼。
倒也不如何拘束,因为这几个月以来,经常见到长公主。
曾发也有墨家人的特性,沉默寡言,向张祯和吕布施完礼,又继续盯着农夫们施工。
张祯想象着这条水渠修完后会灌溉多少田地,发自内心地叹道,“真好!”
第313章 浩瀚星空之下,苍茫大地之上
张祯的各项措施,不仅让关中地区忙于种田,荆州、兖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辽东等地也是如此。
内战也基本停了。
不是大家忽然爱好和平,而是想种田存粮开疆拓土。
“打兄弟可耻、打外敌扬威,先种田再向外”这一理念,是张祯用了很长时间,潜移默化灌输给他们的。
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
谁敢破坏种田大计,都会受到英雄豪杰们的沉重打击。
特别是曹操,心心念念要去经略西北,恨不能治下全员种田,好给他足够的粮食。
兖州境内俘获的山贼盗匪、义军流民,全部抓去开垦荒地。
还跟张祯谈好,所垦荒地也像辽东那般,免六年税赋。
其他诸侯闻知,也纷纷效仿。
对于这种状况,张祯只有高兴的,还大加赞赏。
但也严正告诫诸侯们,不可盘剥太过,更不可擅自征收税赋,远征是朝廷决议,军费、粮草将由朝廷统一调拨,大家只需做好份内事。
如有违背,休怪大将军方天画戟不讲情面。
也别想着隐瞒民情,各县课农司,会定时禀报本县农户生存状况。
张祯以为自己考虑得已经够周全了,然而有些事情她还是没料到。
例如,曹操为了多些劳力,竟然过界去徐州抓流民。
流民也愿意被抓,只要能活着,到哪儿都无所谓。
陶谦当然很恼怒,但想到两家的恩怨,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曹操不提为父报仇,抓些流民他能忍。
两个多月后,张祯才从课农司的信件中知道此事,感觉很无语。
曹老板,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呀。
吕布冷嘲热讽,“呵呵,这就是你那大好人曹叔!”
张祯:“......倒也不算大问题。”
她也不打算处置。
主要是涉事的三方都不出声,都默认了,那还处置个啥?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吕布酸溜溜地道,“你就护着他罢!”
他是左看右看,都看不出老曹哪里值得她另眼相待。
打仗一般般,外貌一般般,就会写些莫名其妙的诗文。
可惜自己不会,现学也来不及。
张祯懒得理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