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百姓都没这么大的胆子!
可他们做了什么呢?
似乎什么都没做,只是抬抬病患、洒洒石灰粉、杀杀山贼土匪而已,毫不费力。
当兵,还能这样?
这么想着,有精兵悄悄回过头去,向后挥手。
看到的是依然伫立遥望的父老乡亲。
——
张祯车驾离开的第三天,汉寿名士乡绅们也出发了。
还有一群普通百姓,以严二郎为首。
路上的饮食花费,是各家凑的。
韩胜知道后,再一次开了库,特批粮食、银钱。
严二郎也不推辞,坦然收下。
也亏得这个时代不像明清时期管控那么严,离开居住地百里就需要路引,否则他们都走不了。
两批人在一条路上同行,在汉寿境内互不搭理,但出了七仙山后,忽然有了乡情。
先是乡绅们宴请严二郎和另外几位领头者。
严二郎不想用路费回请,带着兄弟好友上山抓了头花豹,当做回礼送给乡绅们。
有来有往,渐渐熟络起来。
一位外号方善人的乡绅就问严二郎,到了襄阳有什么打算?
严二郎老老老实实地说,他们见识短浅,也没见过大官,怕到时候说不出话,所以,决定去找祢衡。
方善人:“......你们还知道祢衡?”
严二郎表情淳朴,“听一位将军大哥说的。”
实际上不是将军,只是精兵。
但他就是愿意称为将军。
将军大哥说,祢衡把刘表骂得狗血喷头。
想骂人,找祢衡准没错。
方善人神情复杂,“那就去找罢......若找不到,我帮你找。”
祢衡那种无赖,他是不想沾染的。
但用来对付刘表,正合适。
第274章 天下英雄尽发檄文
张祯回程这一路,走得很慢。
众医者和幕僚们急着编写《汉寿战疫记》的第三部 分,没空跟她慢悠悠地走,先回长安。
沿途有官员设宴,她和吕布必定赏脸。
若官员无宴,也不来拜见,她便派人召见,当场考察其政绩。
消息传开,官员们不敢不来。
来时忐忑,回时愉悦。
张神悦颖悟绝伦、宽厚温和,令人如沐春风。
如果不是大将军杵在一旁,他们会聊得更晚。
那七个刺客关在囚车里,每到一处都被人围观。
——为啥是七个?因为被吕布踹到胸口的那一位,已经药石无医,上路了。
看着看着,就有人发现,其中一个怎地那般眼熟?
似乎是蔡家的部曲,几年前去蔡家做客时见过。
还有人发现,有两个好像是蔡夫人的陪嫁,她出门游玩时,曾护卫在侧。
另外四个是生面孔,谁都没见过。
但这不要紧,既然那两个是蔡夫人的陪嫁,其他人肯定也是!
所以,刘表真派了人行刺靖国长公主?!
如果说以前心里还有怀疑的话,现在他们是真信了。
一传十,十传百,张祯一行还没到襄阳,这事儿就传到了周边各地区,也包括关中。
天下为之而震动。
刘备第一个发了檄文,痛骂刘表数典忘祖,败坏汉室江山。
第二个是孙策,檄文出自周瑜之手,细数刘表这些年的过错。
第三个是高顺,问刘表是否忘了他信中之言?
第四个是留守冀州的赵子龙,奉劝刘表改过自新。
第五个是河内太守张杨。
第六个是长沙太守张羡。
第七个是陶谦。
第八个是袁术。
第九个是刘虞。
远在益州的张鲁,也凑热闹似的发了第十道檄文,刘焉不甘落后,也立即发了第十一道。
曹操回军至幽州,闻听此事,亲自执笔,炮制了第十二道檄文。
主题就一个,靖国长公主奉旨治疫,如天子亲临,刘表竟然派人行刺,岂非如弑君乎?
其余各军不肯让他专美于前,关羽、张辽、颜良也紧跟着发。
公孙瓒没发,是因为他留在了辽东,消息还没传过去。
除了这一些,还有些张祯没听说过的小军阀,也抢着发。
离谱的是,在长安赋闲的袁绍,也洋洋洒洒写了道檄文,文中宣称,自己虽然已无兵将,但有一颗赤诚之心,愿为朝廷诛此国贼!
吕布叹道,“真无耻啊!”
也不知道他说的是刘表,还是袁绍。
或许两者都有。
张祯微微一笑,“哪里无耻啦?袁公只是想跟景升公在京城相会,何错之有?”
到时候两老头下下棋,喝喝茶,骂骂她,不亦乐乎。
吕布:“......小坏蛋!”
张祯:“再说我坏,你就出去,不许打扰我看檄文。”
她的车驾停在江陵,已有十多日。
为何停下?
自然是让舆论发酵得更久一些,以给刘表施加心理压力。
看各地檄文,成为她每日一大乐趣。
这时代真是能人辈出,每一道檄文,都文采斐然,鞭辟入里。
虽然侧重方向不同,但都可圈可点。
同时默默向千百年后的考生们说一声对不起。
抱歉啦,姐姐貌似又增加了你们的知识点。
吕布给她倒了盏热茶,含笑道,“你看你的,我不打扰。”
你看檄文,我看你。
怎么都看不够,越看越觉得欢喜。
此前,他还觉得神悦这种方式太过麻烦。
要拿荆州,其实没那么难。
待大军回师,就能顺势拿下。
此次出征,大部分精力在于赶路,真正上场杀敌,实际没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