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众人都舒展了眉头。
若是这样的话,就真不用怕了。
有名老者还说,“倒也不必赶尽杀绝,乌桓人也有好的。”
坏的都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头领和贵人。
普通的乌桓百姓,跟汉人百姓一样惨。
贾诩叹道,“老人家心善。”
随后贴出安民告示。
在陈林等人的劝说下,几乎所有汉人百姓都决定留下。
执意要回去的,都是在家乡有丰厚家底的小士族。
吕布也允许。
众人没想到的是,有些乌桓百姓弄懂了安民告示的内容,大着胆子来问,他们能不能也开垦荒地,能不能也免六年税赋?
念告示的军士说,你们不是汉人,没有这种待遇。
乌桓百姓急了,说自己归附已久,虽非汉人,也是汉廷百姓。
那军士觉得这话有几分道理,一层层报上去,报到了吕布那儿。
吕布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儿,刚要顺口答应,又强行忍住,急招智囊团。
来时神悦有交待,凡事多问问先生们,尤其是与打仗无关的事。
他现在的智囊团,除了陈宫、贾诩、沮授、许攸、荀谌,还多了一个人,郭嘉。
路过冀州时,荀彧举荐的。
吕布与他聊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觉此人水平很高,该深奥时深奥,该浅显时浅显,并不故弄玄虚。
遂纳入麾下,为军师祭酒,一路行来,也采纳了他的几条建议。
说回此时,乌桓百姓想种地想免税,大家意见一致,都觉得可行。
但许攸有个补充意见,想要享受汉人百姓的待遇,就得改汉姓,用汉名。
众人都认为他想得周全,出了专门针对乌桓百姓的告示。
大部分乌桓百姓也都接受了,不能接受的悄悄往更远的北方迁徙,因人数少,吕布也不计较。
又有改了汉姓的乌桓百姓跑来告状,说鲜卑人不是好东西,常在秋冬之际来抢牛羊财产。
......这还了得?
乌桓人如今也是咱们自己的百姓了,必须为他们报仇雪恨,再说也要预防大军走后鲜卑来扰。
所有武将眼睛发亮,找吕布请战。
吕布难道还能反对?
他自己也嫌没打过瘾呢!
于是下令诸军整顿兵马,直奔鲜卑王庭。
连向导都不需要,因为来时经过了,大家都还记得。
——
张祯再一次接到吕布的传书,已是八月份。
信里尽是风花雪月,关于战况只有一句话,捷报随后到。
“吕凤仙,你可真是个顶级恋爱脑啊!”
就算恋的那人是自己,张祯也想抱着他的大头摇啊摇,把脑子里的水摇出来一些。
八月末,捷报果然到了。
而且,从辽东往长安,都是露布以报。
即将胜利的消息用大字书写在帛制旗子上,由驿兵扛着,一路前行,一路传递,一路宣扬。
具有时效性,公开性。
沿途百姓,识字的不识字的,都知道朝廷大军攻破乌桓三郡,张辽阵斩蹋顿,降者二十余万。
驿兵还给张祯带来一堆信,有陈宫、贾诩、孙权、台息的,也有曹操、张辽、关羽、张飞、公孙瓒的,甚至还有马超的。
当然了,最多的还是来自于吕布,厚厚一叠。
她都不知道该做何表情,先放到一旁。
继续翻信,就发现了一个大惊喜。
郭嘉郭奉孝,竟然有信给她!
匆忙打开看,才知他如今在吕布帐下。
这么大的事儿,吕布那些海东青传书中竟然一字未提!
张祯又想揍他了。
郭嘉这信并不长,只说了自己受荀彧举荐,欲入朝效力,还说对她极为仰慕,因此冒昧来信,以表敬意,待相见之日,再向她请教。
——其实,郭嘉会写这封信,主要是因为同僚们都有信给张祯,他若不写,似乎不太合群。
而且他有种奇怪的感觉,张祯人虽未至,却仿佛无处不在。
武将念着她,谋士念着她,普通士卒也常提起会种田的火炕娘娘。
真是让他想不好奇都难。
张祯将他的信反复看了几遍,压力山大。
郭奉孝想向她请教?!
这,忽然又有了当初第一次见贾诩之前的感觉。
十分担心道行不够,智商不足,被一眼看穿。
但回望这一路的跌跌撞撞,就有了些信心。
不知不觉中,她也做了很多事呢!
每一件,都是她的底气。
第248章 鲜卑王庭已破
通过众人的信件,张祯拼凑出了前线的情形。
仿佛看见铁马金戈,旌旗蔽日。
对于被掠去的汉人百姓,以及乌桓百姓的安置方法,她觉得极好。
她若在场,估计也会建议如此操作。
可她没想到大军会去鲜卑,因为历史上没有这一出。
不过,去震慑一下也好。
鲜卑人很特别,天生颜值奇高,男的英俊帅气,女的花容月貌,个个都是修长白皙,因而又被称为白虏。
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鲜卑人应该是慕容冲姐弟,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迷得前秦皇帝苻坚晕头转向。
还有独孤信,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四女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七女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三朝都是外戚。
史上绝无仅有。
然而颜值并不等于正义。
五胡乱华,其中一支就是鲜卑,与汉人仇深似海。
之所以没有乌桓,是因为白狼山之战后,这个族群就散了,分别被汉人和鲜卑人同化。
这一世的鲜卑人会不会也被打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