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目视前方,表情正直,“不要说话。”
“发!”
台息一声令下,士卒放开机括。
黑青色的圆球,从抛石机中飞出,划过中间的空地。
猛然落到小石山中。
轰!
本就离远了的百姓大声惊呼,跑得更远。
轰!轰!轰!轰!
石山碎裂,飞石四溅。
五台抛石机,抛出五颗旱地雷,给了这个时代的人们亿点点震撼。
刘协张大了嘴。
......自家还有这种神物?!
那他还怕谁啊!
从今往后,可以挺直腰杆当皇帝了呀!
虽然兵事由吕布执掌,可吕布也不是外人!
被惊得长大嘴巴的又何止他一个。
曹操、刘备、孙策、马超等,也都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若不是看见吕布、张祯不动如山,他们都想逃了。
曹操也明白了张祯为何提醒他坐稳。
但他还是没稳住,吓得抓住了一旁刘备的手臂。
刘备也怕,反抓住他。
许久,王允颤颤巍巍地问道,“这是何物?”
吕布:“旱地雷。”
王允:“谁制成?”
他心里有个名字,只是不敢信。
吕布:“张祯,张神悦!”
光是念出她的名字,心里都愉悦。
台氏父子功劳也很大,但他们极力要求低调,不邀功,不扬名。
是厚道本分的老实人。
还很羞涩,不愿在人前出头。
张祯转头对王允一笑。
其实,这旱地雷的杀伤力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强,只是看起来比较吓人。
“好,好,好!”
王允热泪盈眶,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会以为这是天降神雷。
难怪反军传说,神悦能手招雷霆。
这与手招雷霆确实区别不大。
或许雷神悦她,方赐此物。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伏时和光同尘,出时锋芒毕露!汉有神器,中兴在望!”
第181章 张辽,你可知罪?
吕布不知王允神神叨叨地在嘀咕什么,也不想理会。
轻描淡写地道,“器物是死的,打仗,还是得靠人!”
这话听得曹操和刘备、孙策、马超都侧目。
......器物是死的?给我们行不行?
行不行?!
吕奉先,你还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饱汉不知饿汉饥!
不给器物也行,能不能给个张神悦?
吕布听不到他们的心声,右手一挥,战鼓响起。
咚!
咚咚!
高顺、张辽带五百士卒入场,排好队列,展示枪法。
“风!”
长枪上挑,丹凤朝阳。
“风!”
收枪直刺,旋身回转。
“风!”
十字背枪,稳住身形。
......
每一出击、收势,都与鼓点相合。
鼓点急,枪法也急,鼓点缓,枪法也缓。
如万壑争流、长江奔腾、惊涛拍岸,也如细雨轻风、春花初绽、平湖秋月。
且招式整齐划一,出枪的弧度、力道都类似。
这么多人,只能听到一个统一的声音。
台上台下,观礼者看得聚精会神。
旱地雷什么的,超出了大家的认知,属于神物的范畴,显得有些梦幻。
这才是他们熟悉的作战方式,情不自禁跟着“风!”
小皇帝刘协也不例外,喊得比谁都大声。
为了看得更清楚,也不坐着了,跑到高台边缘靠近看。
鼓点一声比一声缓,长枪阵渐渐收势,最后以苍龙摆尾结束。
张祯按住胸口,只觉心脏砰砰乱跳。
虽然她是这场阅兵的总导演,整个流程都是她制定的,但亲眼看着完成,还是感到了无比的震撼,以及感动。
每一个演员,她都给满分。
他们超出了她的预期,很棒棒。
可以想见,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将达到巅峰!
“赏!今日所有阅兵将士,通通重赏!”
刘协激动地道。
朝廷诸公若不同意,他开自己的私库。
他现在已经有些家底,不太穷了。
“多谢陛下!”
众将士齐声回道。
等他们对答完毕,刘协也坐回原位,吕布走到台前,沉声道,“张辽,你可知罪?”
张辽出列,单膝跪下,“末将知罪,请大将军责罚!”
台上众人面面相觑,这是要闹哪一出?
张祯:......这是个什么流程,她没安排过。
想问问高顺,他又离得远。
吕布双手负在身后,声音不喜不怒,“本将离京时,给你下的什么军令?”
张辽:“大将军令末将守好长安!”
吕布:“可曾做到?”
张辽:“未曾!”
吕布喝道,“按军法该如何?”
张辽:“斩!”
吕布:“不错,若按军法处置,当斩!但念你杀敌有功,补救及时,杖一百以儆效尤,你服是不服?”
张辽:“服!”
他确实上了反军的当。
若无神悦招安,长安将遭大劫。
就算反军攻不破城墙,城外百姓也死伤无数。
只杖一百,已是大将军手下留情,格外宽厚。
吕布:“此用人之际,八十记下,先杖二十,盼你戴罪立功,以减杖刑!”
张辽:“诺!”
吕布:“来啊,行刑!”
行刑队不知从哪儿冒出,扛着黑头木杖和一张厚实的木凳,飞快赶往场中。
刘协和公卿们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说情。
心里都埋怨吕布不近情理。
这么好的日子,为何要提扫兴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