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见传回来的都是好消息,便也放下心,专注眼前事。
再过半个月左右,就能秋收了。
也许是因为上一茬种了大豆,又施了肥料的缘故,今年的稻谷挂穗更多,估计会比去年更丰收。
看着那沉甸甸的穗子,闻着稻谷特有的清香,谁能不打心眼里露出微笑?
就连张辽,也觉得留守长安有些意义。
与氾先等人约好收割的日期,张祯便回大将军府处理杂务,说定了到时再来。
然而,意外之所以是意外,就是因为当事人预料不到。
一天中午,张祯刚吃完饭,张辽匆忙赶来,脸色是从未有过的严肃和沉重。
“神悦,我们有大麻烦了!”
张祯心一沉,“大将军被曹操打败?”
虽然她不明白占尽优势的吕布为何会败,但历史上,吕布确实败于曹操之手。
张辽:“......不是大将军,是我们!”
神悦对大将军,到底是多没信心?
张祯:“究竟何事?你快说!”
不要在这儿说半截话吓人!
张辽:“你先坐稳。”
张祯:“我坐稳了!”
张辽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风信司探得消息,黑山贼与白波贼互相勾结,欲取关中!”
张祯:......
黑山军与白波军,都是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兴起来的。
其首领基本上都是黄巾军的元老,士卒中也有黄巾军残部。
黑山军在冀州活动,白波军则在河东,之后联合内迁于汾河流域的南匈奴於夫罗,攻破了太原、河内等地,进而威胁到洛阳。
当年董卓急于迁都到长安,既是因为关东联军声势浩大,也是因为担心白波军南下渡河,切断他通往关西的去路,被瓮中捉鳖。
但是,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黑山军与白波军攻打长安的记载!
怎么忽然发生了呢?
电光火石间,张祯迅速理清脉络。
局势从来都是不断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或者说,这是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历史中的黑山军,是袁绍的肘腋之患,也是公孙瓒的强大外援,一直帮着他和袁绍死磕。
但这一世,公孙瓒被她说动,不再跟袁绍作对。
袁绍得以专心攻打黑山军。
有公孙瓒的参与,黑山军都打不过袁绍,没了公孙瓒更是打不过。
可人都想活下去。
每一次起义都是因为不想死,想活下去!
而这个时候,吕布又带兵去了徐州。
即将秋收的关中,在黑山军眼里就成了块唾手可得的大肥肉。
为谨慎起见,他们还联合了白波军。
名义上还自认是汉臣的各路诸侯,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敢轻易攻打关中,因为这是天子所在,胜了还好说,最多名声差一点,若是败了,就成了谋逆。
但黑山军、白波军没有这种顾虑,他们本来就举起了反旗。
“到哪儿了?!”
张祯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张辽:“众反贼来势凶猛,最多三日,前军便会进入关中!”
张祯:“有多少人?”
张辽声音更沉重了,“一路上裹挟流民,号称百万。”
这两年,关中勉强算块乐土。
可关中之外,天灾人祸不断,到处都是失去家园田地的流民。
只要有一人振臂而呼,从者如云。
张祯心下冰凉。
虽然是“号称”,不是实数,但既然敢号称百万,那至少也有四、五十万。
别说吕布带走了五万兵,就算没带走,也是场恶战。
而眼下,长安只有三万士卒。
见她如此,张辽倒安慰起来,“神悦莫怕,乌合之众,不足为惧!我已派出几队斥候去寻大将军,只要大将军一回,众贼不攻自散!”
张祯:“他回来之前呢?”
张辽:“固守长安!”
依托着长安厚实坚固的城墙,以及武库中那些精良的军械,他有信心守上几个月。
大将军就算是爬,也该爬回来了。
到时里应外合,斩首敌酋,定能击溃众贼。
还得感谢神悦弄回那么多粮食,否则就不能用这种策略,因为可能会被困死。
第146章 我需要你稳住朝堂
听得张辽这么有自信,张祯心里稍安。
她差点忘了,眼前这人可是张辽,以八百健儿破孙权十万大军,并且险些活捉孙权的张辽!
有他在,长安当可无恙。
但是,“长安之外呢?”
各县各村的百姓怎么办?
没有朝廷大军的保护,他们大约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死,要么加入黑山军或白波军。
极幸运者才能逃脱。
这时代的义军,不但劫富,也劫贫。
尤其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死后,更是失了约束,与山贼土匪区别不大。
对于穷苦兄弟也并不容情。
还有地里那些即将成熟的庄稼......也很可惜啊!
张辽沉默不语。
张祯也知,若让他以这点兵力去保卫整个关中,无疑是故意为难。
便也不再说,而是道,“可曾派人去凉州调兵?”
凉州骑兵天下闻名,后世称为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若能调几万过来,也能解燃眉之急。
张辽叹道,“派了!但是......”
张祯急道:“但是什么?”
皇甫嵩不会也出什么问题了吧?
张辽:“前几日皇甫将军令人送来信,说是羌人有异动,他将率兵征伐。另有韩遂、马腾,似是又有反意,他也派军驻防。”
张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