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到了广纳贤才的甜头,又招揽了几名谋士。
这些人张祯听都没听过,史上无名,却也有真才实干。
至此,大将军府算是理顺了,吕布也算是站稳了脚跟。
张祯便将重心移到课农司。
说一千到一万,没粮大家都玩完。
值得庆幸的是,她哥张祈竟然真的按照她的配方,搞出了碳铵肥料和硫酸铵肥料。
只是数量少,勉勉强强够几处皇庄使用。
张祯觉得这已经很好了,狠狠夸了兄长一番。
施肥时亲自去监督,回来被阿娘押着泡了三遍兰汤,澡豆用了整整一盒。
——蔡琛是典型的千金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触目所及,从无不洁之物,闻到女儿身上不可言说的味道时,几乎抓狂。
连带着张祈也被骂了一顿,勒令他五日回报一次庄稼长势,以减少张祯去乡下的次数。
张祈遵母命,果然五日送一次信。
——他沉醉于种田,压根不想回家。
每封信中都说好,长得特别好。
但张祯没有亲眼看见,不知道这个“特别好”是什么程度。
因而稻谷灌浆时不顾阿娘的劝阻,执意下乡。
到了宝镜川一看,心里有些失望。
特别好么?也就一般吧。
前世她在电视上看到的稻田,硕果累累,金灿灿一片。
眼前这些差得多。
看来还是稻种不行,得杂交水稻。
这却是她眼光太高。
同来的吕布、陈宫、贾诩等人已经全体惊呆了。
这样的大丰收,就连在梦中也没见过啊!
吕布不敢置信地道,“这是真的?!”
张祈满脸自豪,爱惜地托起一穗稻谷,“大将军,是真的!”
吕布一瞬间像被琼瑶男主附了体,摇着张祯肩膀大叫,“神悦,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小福星,不,大福星!”
如果四周无人,他真想用力抱抱她。
张祯被摇得像风浪中的小舟,无助地看向陈宫和贾诩,希望他们阻止吕布发癫。
但这两人目光发直地盯着稻田,哪顾得上她?
张祈倒是想救,又被吕布亲随拦住,急得跳脚。
那边,贾诩不知想到了什么,竟然背过身擦泪。
陈宫喃喃道,“若天下稻谷皆如此丰收,何来饥馑?”
边说边转头,“浮云道长,你这肥料......大将军这是做甚?快快放开神悦!”
好不容易解救出张祯,顾不上责备吕布,继续道,“你这肥料方子,可否公之于众?”
张祯:“可!”
不仅肥料配方,课农司里研究出来的所有东西,都能公布。
她巴不得各地农耕者都能学会。
第75章 跟贾诩相比,她和陈宫就像两个傻白甜
陈宫整整衣冠,深施一礼,“某代天下百姓,谢过浮云道长!”
贾诩也走过来,一言不发,躬身施礼。
张祯赶紧扶起,“两位先生不必如此!天下大丰,也是贫道的心愿!”
吕布在一旁笑道,“你们谢早了,这只是小试牛刀,神悦还有更好的种田秘法。”
亩产七百斤,兴许真能成。
陈宫急切道,“什么秘法?能否告知我等?”
贾诩也专注听着。
张祯微笑,“有何不可?”
看向张祈,“哥哥来说!”
她那日的科普,张祈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当下转述给陈宫和贾诩。
还多了个心眼,没提亩产七百斤。
两人听完都面露惊异,稻谷也有血缘?
这可真是,真是前所未闻。
陈宫谨慎地道,“杂交之稻,再加上肥料,真能大丰收?”
张祯肯定地点头,“那将是我们未曾见过的盛景!”
其实我见过,呵呵。
陈宫:“比这些还好?”
张祯轻笑,“好上数倍!”
陈宫声音激动,“也能往外宣扬么?”
张祯刚要说能,就听贾诩一声断喝,“不能,万万不能!”
深吸一口气,语速飞快地道,“老朽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凡事有利有弊!肥料方子也就罢了,耕者也多有自己的秘方,不算太过独特。”
“这杂交之稻却是神悦首创,若真能丰产,就能养活更多兵马!兵马一多,诸侯实力增强,岂会臣服朝廷?这战乱何时能休?”
张祯和陈宫呆住。
贾诩放缓语调,“神悦慈悲心肠,公台一心为民,可若将杂交之稻宣扬于世,却是助诸侯养兵,适得其反!”
说着转向吕布,目露精光。
“老朽斗胆,恳请大将军视此事为头等机密,不可传于外人!待得稻种研制成功,咱们先种上几年,存几个粮仓。”
“到时,愿意臣服于朝廷、交好大将军者,酌情卖些稻种。若还是不愿臣服,或高价卖之,乱其民生,或武力镇压,两者皆便!”
“等天下大安,再广为推之!”
吕布叹道,“文和先生此言,真如醍醐灌顶!”
陈宫满面通红,羞愧道,“文和先生老成谋国,公台远不及矣!”
若非他提醒,险些酿成大错。
贾诩安慰道,“公台一时想不到,皆因心软之故。老朽风烛残年,心肠冷硬。”
他知道张祯的意见极为重要,便小心看向她,“神悦以为如何?”
张祯也很惭愧,“若无先生指点,我将因小失大!”
——不愧是你呀贾文和!
跟贾诩相比,她和陈宫就像两个傻白甜。
粮食能救人,可兵祸会死人。
还死得更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