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渊真是伤心了,尤其七七死了还不忘给他留信,他能为七七做的却太少太少,世人什么都不知道。
他的一生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不能将七七为大越所创之功公布于众,在地底下,他也要记录下来为七七正名。
顾七七不光是大越王朝的肱骨之人,也是他平淡无波的人生中,最亮丽的一抹彩虹。
尤其是在看到七七的绝笔信之后,更是坚定这种想法。
信中写了几件事:“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高薪养廉、强军计划、发展格物、君主立宪。
其它不说光是摊丁入亩传出去是七七的主意,她的后人都难活下来。
楚渊想着自己也已是66岁的年纪,能活到哪天还不一定呢,万岁听多了,也不能当真啊。
地宫要加紧修葺,他不要和皇后合葬,他要一个人,有七七的雕像陪着他就够了。
虽然出身富贵,可更多的时候他并不快乐,顾忌太多,身心皆不自由。死后管它洪水滔天,怎么任性怎么来。
于是命工匠造雕像,碑林,壁画。
碑林上的内容都是他亲自拟好的,记录了顾七七为大越献计的良策,时间、地点、原因、实施、结果等。
简直是个加长篇的‘赋’。
碑文还描写了他对顾七七的爱慕之情,如何相识、何时动心、如何接受并守护这份不能宣之于口的感情。
末尾还附赠了一首诗,诗中把顾七七描写成了天上的皎皎的月光,他自己却是平凡的红尘过客,只能仰望追逐顾七七。
地宫壁画上刻的彩绘也算是古代壁画艺术的巅峰造诣。
内容大多数是发生在茶馆,描绘了七七听戏,书生八卦的场景。
还有七七在落英缤纷的花海中喝茶、在湖上荷花丛中泛舟、在凉亭中荡秋千、在抄手游廊中看雪的场景。
一幅幅彩色的壁画美轮美奂,幅幅都是人间精品,艺术美学的颠峰,好似带着人们越过遥远的时空长河,掀开了历史的长卷一角,让后人得以多了一丝丝的窥探。
其实现在考古学家还没有开棺,棺椁中,楚渊把顾七七写给他的信都装到匣子里,放到了枕边。
这些都是楚渊活着的时候交代好的,三皇子谨遵父命,再说母后又不是他亲娘,能够挨着他父皇的主墓旁已经够了。
楚渊如此这样的做法,是没想到有一天他的墓室被人给打开了,不然不得社死,不过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在意其它人的想法。
他一生没有辜负任何人,百姓吃的饱穿的暖;大多数儿童都识字,不至于被骗签了卖身契;女娃也不至因为缺粮一出生就被溺死。
有功之臣也都寿终正寝,后宫之人一生荣华,儿女后代富贵绵长;
可他还深觉遗憾,他辜负了自己。
他没有什么能说真心话的朋友,也没能和真正心悦之人在一起,忙忙碌碌一生,感觉还真是形单影只的红尘过客,颇感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