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云龙的命令下达。
各个根据地的警戒力量都提升了不少,负责巡视的民兵也加强了警戒。
毕竟这段时间已经抓捕了多名可疑人员。
经过审问这才得知是伪军受到鬼子第三联队委托,渗透进来打探情报。
为了保护根据地的安全,经特务连指示下,这些伪军要么被策反,要么被暗中处理。
通过传递一些虚假的消息迷惑日寇,扰乱了小鬼子的注意力。
一处民房内。
此时聚集了不少人,领头的是原来的民兵队长陈明。
不过,由于立功的他成为了特务连的排长,主要负责管辖民兵警戒一块。
这也是发挥了他的专长。
也正因为他的指导,不少渗透的特务被发现。
陈明也因当初‘缴了旅长的械’而出名,被不少人开玩笑。
随着陈明的部署下。
各个地区的民兵队长纷纷应声:“明白!”
这时,一名民兵队长笑呵呵地问道:“陈排长,当初要是你知道旅长的身份,你还敢缴械吗?”
陈明一脸严肃认真地说道:“咱们做警戒工作最主要是保持戒心,我又当时又不认识旅长,哪怕再来一遍,我一样会这样做。”
“这是我们对根据地同志和百姓的负责心,你们也一样。”
“不过,在注意警戒的同时要注意分寸和态度。”
“是!”众人点头响应。
“有消息立即向我汇报,”陈明叮嘱道:“各自回去部署吧!”
“是!”众民兵队长起立敬礼后离开。
......
与此同时。
土石沟村。
此时几名普通‘老百姓’正跟随着流浪于此难民一道进入了土石沟村。
随后接受了村民的援助,混了下半饱。
这正是副总指挥,以及随同的几名警卫员。
为了了解新一团部队与百姓之间的相处情况,以及从根本了解新一团的发展。
副总指挥选择了微服私访的形式。
故有此一出。
这时,负责分发王婶把最后一个红薯向副总指挥递了过来。
“老乡,这还有最后一根红薯了,给你了。”
副总指挥一愣,感激地接过了红薯,并说道:“谢谢,谢谢老乡,遇到你们真是太好了。”
“不然我们都饿死在这荒山野岭。”
“客气个啥呀,小事~”王婶摆了摆手,和蔼地说道:“大家都是同胞,相互帮忙是应该的。”
“老乡,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逃难过来?”
“没什么大名,你叫小彭就好,”副总指挥看着年长的王婶平易近人地说道。
“我也不记得从哪里逃难了,到处都是小鬼子,一路逃亡,走走停停......”
“若真要说起,那已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不提这伤心事也罢。”
“不怕,你来到这里就安心在这里住下,”王婶安抚道:“大家都叫我王婶,有什么事你可以找我,或者跟其他人说。”
“只要你们肯努力,我们能帮助你们渡过难关。”
“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副总指挥点头感谢道:“谢谢王婶,不过,我还要寻找的朋友,恐怕无法长久在此居住。”
“王婶,你可以跟我说说这一带的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