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独立纵队现状(2 / 2)

袁斌摆了摆手。

“招!当然要招!有多少新兵就给我招多少新兵!但还是那个原则,新兵的素质要严格把关,十八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无疾病无不良嗜好,这是硬杠!”

“现在咱们独立纵队严重的缺乏人手,就算是这批新兵招进来也才七千余人,距离我的目标人数还少了近一万人,所以征兵工作不能停下,如果方圆几十公里人不够了,那就继续往远走!”

“还有就是住宿问题,我的意见还是一个班一个宿舍,毕竟咱们在战斗中是以班为单位的,一个班住在一起可以让他们更加的熟悉彼此,培养默契。”

“如果几个班住在一起不利于培养默契不说,而且人多了矛盾也容易多,更加容易出事端,宿舍不够了不怕,咱们再建就是了,继续动员附近的老乡,咱们给钱供饭,让他们帮咱们建房子。”

“嗯,行,我去办这件事。”郝飞英点了点头道。

其实郝飞英本人也是支持继续招兵的,毕竟现在独立纵队的武器有不少都放在仓库里吃灰,根本就用不完,而且纵队内部的资源非常的充足,后勤农场也建好了,里面也养上了各种家禽牲畜,荒地也开垦的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独立纵队的钱财很够用,就算是养个几万人也足够了。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的郝飞英就是这种心态,他经常在想,当年过得都是啥日子呢?啥时候他们八路军也可以如此之富裕了呢?

看看独立纵队的战士们,一个个红光满面,再也没有以前的菜色,而且大部分的战士夜盲症都被治好了,多补充维生素就行了,战士们都能吃饱了,经常也能吃上肉类了,所以训练的积极性很高。

这个年代没有那么多说的,只要能让战士们吃饱,他们干啥都行,不止是战士,不少老百姓也是一样的心态,吃啥不重要,吃饱才重要。

很多老百姓参军没有那么多的民族大义,主要是看重独立纵队的名气大,能让人吃饱饭,所以才来参军的,而袁斌也没想过让他们懂得太多的国家大义,那些都是后话。

你得先有人,之后才能一点点培养他们的政治思想,就独立纵队的这点政工干部天天都快连轴转了,天天不是在上课就是在上课的路上,郝飞英更是忙的不行。

袁斌还让郝飞英成立了一个政工培训班,吸收部队里那些思想积极,先进的战士,将他们培养成政工干部,到时候充当基层的指导员、教导员。

光靠上级调拨人手得等到猴年马月啊?所以还是得靠自己,现在独立纵队不缺武器装备,也不缺物资粮食,唯独就是缺人才,而且是奇缺!

看来自己的打秋风计划要快点进行了,必须赶在下次小鬼子进攻前,去其他部队打打秋风,多吸收一些人才!

最新小说: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三国之风起辽东 庶子又如何,我靠氪命成武圣 百战安澜 我是范进,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大秦,开局剿灭墨家至千古一帝 靠震惊体与大佬一起修炼后 家父关云长 创业在晚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