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换窗纱的伙计不走心,反而走了蚊子进来。
小黛玉的嫩胳膊上被偷跑进来的蚊子叮咬好几个包。宝玉似乎更吸引蚊子,身上被咬了好几个包不说,连左边眼皮上都给蚊子盯了一个大包。
贾母既懊悔又心疼:“把那换纱窗的小厮给打发了。遭瘟的蚊子,怎么不咬我这老太婆,要去咬我一双孙孙。”
隔了一会儿,她想了想又道:“把那小厮赶走太便宜了,打发到庄子上出出体力,知道什么是苦味儿了,做事才能不丢脑子。”
黛玉听出来了,外祖母到底是个慈悲的长辈,给那做事顾头不顾尾的小厮也留了条路走。
黛玉被蚊子咬的包在手上,被贾母抹了些清清凉凉、闻起来香香的药膏。
宝玉眼皮子上的那个包就有些不同了,直接把他的左眼压得睁不开。
贾母手里的药膏不敢往宝玉眼睛上抹,拍板道:“到太医院请个大夫来看看。”
王夫人面色和缓下来:“甚好。”
黛玉打小长在扬州,南方的蚊子来得更早。她养在闺房里,不大出门,并不太着蚊子。
而她那一天到晚在树上挂着的阿兄可不一样,身上常被蚊虫咬得是大包小包,新包旧包,甚至还给她看过旧包上边摞的新包的。母亲那时候总是问阿兄:“你看你,总是往树里钻,怎么还没被蚊子抬走呢?”
林家对子女爱而不溺,贾家对子女又爱又溺,差别就在这里了。
去年贵妃姑姑回来省亲的时候,告诉他们了一个偏方,可以用皂角水抹蚊子叮咬的包。贵妃姑姑当时还跟她说,皂角水是碱性的,蚊子叮咬人后排出的唾液是酸性的。酸碱可以中和,所以,将皂角水抹在被蚊子叮的地方,包会好得更快。
虽然小黛玉那会儿还听不太明白贵妃姑姑说的原理,但是她的记忆力是相当地好的,她记住就是了。而且皂角水的疗效在她阿兄林炎身上是很有效的。
去太医院请太医,来回都要好久,宝玉一直在喊,“好痒好痒”。
王夫人捉着他的手哄着,“不要去挠”。
宝玉一边点头,一边另一只手就偷偷从王夫人手中抽出来,要挠眼睛。
王夫人眼疾手快,又给他逮个正着。
宝玉烦得大嚷起来,王夫人依旧柔声解劝。
贾母急得直往外看,是不是太医到了。
小黛玉便道:“可以用皂角水试试。在扬州时,我们用过的。”
她一开始没有说,是因为一发现她被蚊子咬了包,贾母就赶紧给她抹了药膏,她没有机会说。
待宝玉眼睛肿起来后,他就被王夫人、贾母团团围住。她们二人正着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小黛玉在一旁没有说话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