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次日开始,戛纳电影节就算正式开幕。
电影节开幕会有个开幕式红毯。
不过范彬彬不会上场,这和戛纳的红毯规则有关。
戛纳红毯有好多种。
开幕式红毯、主竞赛单元首映红毯、非主竞赛红毯、展映红毯、闭幕式红毯等。
其中非主竞赛红毯、展映红毯都是一起上,商业性不高。
而商业性和关注度最高的则是主竞赛单元首映红毯。
而开幕式红毯听起来应该就是最重要的,但实际不是。
开幕式红毯只是仪式性的,向全球宣告电影节开幕,而非电影本身。
能上红毯的只有评审团成员、开幕影片的主创,以及特邀嘉宾,比如品牌代言人、法国文化界人士等。
而竞赛片的主创则被明确要求不得出席开幕式,以保持“竞赛单元的神秘感“。
如果某人同时成为评审和竞赛片的主创,那么就得强制二选一。
也是因此,除非开幕影片的关注度极高,那么开幕式红毯的镁光灯和商业价值基本不如首映礼。
今年的开幕式影片是伍迪艾伦的《好莱坞结局》,关注度一般,所以开幕式红毯的关注度自然也就一般。
开幕式红毯后,路江和众人一起进入影厅欣赏了《好莱坞结局》,等出来后,除了路江以及翻译、司徒兆敦、范彬彬等个别几个懂英语的神情正常外,其余人全都有些懵。
电影一般,又没中文字幕,观影体验属实算不上好。
不过大家对观影氛围还是统一的印象深刻。
太喜欢鼓掌了。
2000多人一起鼓掌,一鼓掌就是持续的几分钟。
戛纳特色,名不虚传。
开幕影片放送结束后,接下来就是紧张刺激的首映礼红毯。
戛纳的首映红毯在戛纳官方定义中,就是用来竞赛的。
所有主竞赛影片必须举办官方首映礼,且均配备完整红毯仪式。
即使是最冷门的主竞赛片,哪怕最终上红毯的只有一个电影主创,也会获得卢米埃尔大厅的同规格红毯、彩排仪式、相同时长的媒体拍照环节以及官方直播信号覆盖。
这是戛纳的核心规则,从1946年创办至今从未改变。
其目的,正是为了每部竞赛片都能获得充分的媒体曝光和艺术尊重。
同时,相比于开幕式红毯的媒体常规报道。
首映红毯时,各路媒体则会深度聚焦明星、电影等具体话题。
这也让首映礼红毯上主创人员的表现,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到各路媒体人对电影的关注,从而增加竞赛优势。
所以但凡是想要角逐奖项的作品,其首映礼红毯都会十分用心。
各路品牌也会各种堆砌加持。
而这也是戛纳主竞赛首映红毯商业属性拉满,碾压戛纳其余红毯的原因。
但就算这样,首映排期也会极大影响曝光率。
戛纳的首映排期,固定的是每晚7点都会有一场,这是黄金时间段,分给热门电影,此时明星云集,媒体和评委也能充分聚焦,是为竞赛主战场。
其次是下午三点场,常安排小众艺术片,这场的媒体曝光较少。
若是赛程紧张,还会在中午11点再加场,这一场就是纯纯的冷门时段,媒体缺席率最高。
今年戛纳主竞赛单元入围22部影片,需要在10天内举行完首映红毯,所以就会有两天会出现三场首映礼。
22部电影中,红毯关注度最高的是球莫妮卡贝鲁奇的《不可撤销》。
影片关注最高的,是本届戛纳金棕榈大热门:迈克尔摩尔《科伦拜恩的保龄》,这是一部直击美国枪支暴力的电影,媒体关注度极高。
而路江《龙虾》的关注度则是排在22部入围影片中的末尾。
这很正常,戛纳新人、处女作长片电影、文艺小众电影、主业又是歌手,在欧洲还不怎么出名。
debuff迭满,还想有多少关注?
也是因此,《龙虾》很不幸,成了“炮灰”,拿到了仅有的两个中午场之一。
不过有趣的是,另一个拿到中午场的“炮灰”,则是著名的,但此时却同样是“冷门电影”的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师》.
对于排到中午场这件事。
除了范彬彬等自家人外,其余中国电影人倒没觉得有多差。
比如周公子。
周公子现在实际上已经羡慕极了范彬彬和董璇。
她算是文艺电影里的常客了,同时作为女星,同样也有红毯梦,但努力这么多年,却一直没能实现。
00年《苏州河》很是有名,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展映单元。
但那不是主竞赛单元,更不是戛纳。
今年周公子带着新作品《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算是进入了戛纳视野,但也仅仅是展映单元。
展映单元的红毯关注度是最低的,几乎等于走过场。
再看范彬彬和董璇。
第一部电影就直接上了主竞赛首映红毯。
这就真当应了那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不过她倒是很奇怪,为啥董璇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而董璇的回答也让她再次歪了眉头:“中午场有什么可高兴的。”
“喂,你这话可不中听,中午场怎么了,中午场也是正儿八经的戛纳首映红毯,别人想上都没法上呢!”
周公子对董璇的印象一下子不好了。
但董璇却又道:“你不懂,这次冰冰姐为了红毯砸了上百万,中午场媒体曝光最差,搞不好这上百万就成打水漂了!”
这话一出,不仅是周公子,连同她身边的陈昆和刘晔都侧了目。
“你等会儿!”周公子眉头更歪了,“上百万?我没听错吧,走个红毯而已,要上百万?”
也不怪她这么惊讶。
这个时候国内明星对戛纳红毯这种事几乎就是一无所知。
大家印象里,仅仅只把红毯当做用以提升自身在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度的手段。
脑子里对戛纳电影节的印象也基本都是“电影艺术殿堂”和“交易平台”,而不会认为这是集产品交易、艺术竞技、文化展现的超级平台。
也是因此,大家对首映红毯涉及到的各种非电影方面的商业活动,比如时尚价值、品牌代言收割等,是不太会关注的。
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没有前人开荒,所以大家对此并不熟悉,更不会认为这种事会轮到中国普通明星身上。
毕竟这些奢侈品牌都没怎么入驻国内,同时华人明星里目前也没谁能和国际超一线大牌达成合作的,包括巩皇都没有。
张曼玉倒是有,但你能和张曼玉比?人家影后都拿了几个了!
所以大家也先入为主地认为,只有咖位、荣誉等过硬才能获得这些高阶品牌的青睐,而绝不是仅仅靠一次红毯的美貌展示就行了的。
对此,董璇当然知道自己的认知和周公子她们已经有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