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魏忠贤的恐惧(1 / 2)

亥时已过,深沉的夜色如同一匹巨大无朋的黑色天鹅绒华盖,密不透风地笼罩了整座紫禁城。

白日里那些飞檐斗拱流光溢彩的殿宇楼阁,此刻尽数化作了蛰伏于黑暗中的庞大剪影,嶙峋的轮廓勾勒出一种属于远古巨兽的狰狞。

与宫城的酷寒萧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苑魏忠贤的府邸,这里灯火通明,地龙烧得旺盛,温暖得恍如暮春三月。

这位权势熏天,在朝堂上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此刻并没有像常人那般安歇。

他仅仅穿着一身质地上乘的深色绸缎常服,身子半靠在铺着厚厚整张白狐裘的宽大软榻上,手中悠闲地端着一盏新沏的武夷山大红袍,红艳的茶汤在白玉盏中微微晃漾,蒸腾出袅袅的热气。

在他的面前,几名东厂最心腹的档头正垂首跪地,用一种压抑到极致的语调,低声汇报着京城内外发生的每一件值得注意的琐事。

魏忠贤双目微阖,神情慵懒,仿佛已经沉沉睡去,然而他那双耳朵却像最警觉的猎犬般竖立着,精准地捕捉着属下话语中的每一个字眼和每一丝情绪。

他的大脑则如同一台为权谋而生的精密机器,将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碎片化信息迅速地分门别类,筛选、整合、分析,最终巧妙地编织成一张用以操控朝局、巩固权势的无形大网。

自从那位新登基的年轻天子,将他委以重任之后,魏忠贤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天启朝那个最意气风发的巅峰时期。

他重新执掌了生杀予夺的东厂,又通过他所推荐的田尔耕,将那把已经锈迹斑斑的锦衣卫绣春刀,重新打磨得寒光四射!

如今的京城之内,那些曾经义正词严弹劾他的文官,那些在背后唾骂他的清流,一个个都噤若寒蝉,见了东厂的番役缇骑便如老鼠见了猫一般远远绕道而行。

这种久违的仿佛将整个天下都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掌控感,让他深深地沉醉。

可即便如此,在他的心底最深处却始终萦绕着一缕挥之不去的阴影,那阴影如附骨之疽让他无法真正地安宁。

而那片阴影的源头,正是来自乾清宫,来自那位端坐在九龙御座之上年轻的皇帝。

他看不透这位新主子,完全看不透!

这位年轻的天子,身上混合着一种极其矛盾却又完美融合的气质。

他既有属于少年人不计后果的雷霆手段,譬如毫不留情地将根深蒂固的成国公朱纯臣连根拔起。

同时又具备着老狐狸般深不可测的沉稳心机,譬如在朝堂之上仅仅用一套闻所未闻的“绩效问责制”,就将满朝身经百战的文武百官逼入了进退失据的死角。

他既敢于重新启用自己这条被整个文官集团视为疯狗的阉人,又在同一时间不动声色地扶植起了周全和他那幽灵般的西厂,像一根冰冷的钉子,不偏不倚地楔在了自己和东厂的背后,时刻监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皇帝赐予他的权力极大,大到足以让他为所欲为!

但那根无形中拴着自己脖颈的链子,却又收得比任何时候都要紧!

这种感觉,就像自己是一个棋手,却发现自己本身连同整个棋盘,都只是另一个更高明棋手手中的玩物。

这种前所未有的失控感,让魏忠贤感到深深的恐惧.

他这一生都在揣摩君心,从万历的怠政,到泰昌的短暂,再到天启的依赖,他自问是天底下最懂得如何侍奉皇帝的人。

可如今面对这位年少的皇帝,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稚童,正茫然地仰望着一个深不可测却又喜怒无常的巨人。

就在他沉思之际,门外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几乎与风声融为一体的脚步声。

跪在地上的几名档头身体猛然一僵,连呼吸都在瞬间停滞,偌大的厅堂内顿时鸦雀无声。

魏忠贤却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是用一种慵懒而又毋庸置疑的语调淡淡地说道:“都退下吧。”

“是,督公。”

几名档头如蒙大赦,躬着身子像几道影子般悄无声息地滑了出去,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最新小说: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盛唐:刘建军今天要干嘛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我说抄家你不信,流放路上你哭啥 手段太骚,女帝骂我不是东西 科举:农家子的崛起之路 抱歉,我也是皇帝! 抗战之血肉熔炉 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造反 真千金她又争又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