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这是我两个表亲。”
肖平平朝着杨东介绍着身旁的两个年轻人,说是年轻人,其中有一个也不算年轻了,比杨东还要大三岁,就是陈海东。
“陈海东,二姑家的表哥。”
“许和生,是我表侄儿,他是二伯的大外孙。”
肖平平把两个人介绍一下。
二伯肖建泰只有一个女儿叫余秋,而这个许和生就是余秋的长子,今年24岁,比肖平平和杨东小了一个辈分。
二伯下一届就是副总之一,所以他的外孙子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至于陈海东,是二姑肖建艳和丈夫陈东岭所生的二儿子,今年34岁,按照辈分和年纪是肖平平与杨东的哥哥。
二姑夫陈东岭,也是下一届的大佬之一。
作为他的二儿子,陈海东在家族里面的地位,咔咔上涨。
但此刻,都和肖平平一起,与杨东聊天。
“东叔,你当年参加工作顺利吗?”
许和生满脸好奇的看向杨东,忍不住问道。
他要管杨东叫叔的,喊东叔。
你要说杨东具体在肖家同辈排多少?杨东也不知道,也没有人算过这个事。
因此一声东叔,代表一切。
“你是准备参加工作了吗?”
杨东看向许和生问道。
今年二十四岁的许和生,也就是刚刚大学毕业,眼神还有些清澈的。
“嗯嗯,我是中组部的选调生,但是不知道会被分配到哪个地方。”
许和生点了点头,朝着杨东憨憨的一笑。
杨东闻言,竖起大拇指。
“中组部选调生,了不起,太了不起。”
“你这去了地方,工作满一年就可以直接就解决正科甚至副处级了。”
“到时候二十五岁的副处级,想想都可怕啊。”
杨东不禁感慨,这几年选调生制度越来越完善了,也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实施了。
自己幸好是零四年参加工作,要不然现在参加工作,根本就竞争不过人家这些选调生。
“我其实想去宣传部工作,虽然宣传部看起来权力没那么集中,但是宣传工作很重要,不管是外宣还是内宣,以后经济发展,文旅发展,必然要靠宣传,依托互联网进行宣传。”
许和生开口,朝着杨东说道。
别看他长的憨憨的,目光甚至带着清澈的愚蠢。
可他绝对不是一个傻子,能够在顶级家族的环境下长大,又考入名校,最后成为中组部选调生,岂能是庸碌者?
“你学的是什么专业?”
杨东好奇的看向许和生,问道。
能够说出这一番言论,足够证明许和生的不简单了。
要知道许和生可没有重生二世为人的经历和记忆啊,正因为如此,他的才能,他的思想,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我学的是新闻拓展与社会应用学,我北大毕业的。”
许和生笑呵呵的开口,很平静也很平和的说了出来,颇有一种北大还行的随意感。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去我所在的庆和县,你这个选调生去了,我给你个宣传部的副部长当,一年之后,帮你转正。”
杨东笑呵呵的开口,也是一句玩笑话。
毕竟人家这么大的背景身世,怎么可能看中自己的那个小地方?
许和生也是呵呵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杨东,我听说你之前是纪委的干部?”
这个时候,坐在另一边的陈海东,忽然开口问了杨东。
这是杨东的同辈,还是哥。
杨东看他一眼,点头笑道:“是,我之前在市纪委,省纪委工作。”
“我也在纪委工作,你对纪委有什么批评意见或者改进的建议吗?”
陈海东长的就比较魁梧了,而且很雄壮,两条黑粗眉毛,看起来就凶神恶煞的,最适合做纪委。
“我没有什么批评意见和改建的建议。”
杨东笑着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