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将固态电池或者可控核聚变电池再和纤维材料结合,做出一种固态纤维电池或者可控核聚变纤维电池,才能改变着一切。
不过纤维电池也不是没有优点,因为采用了高分子凝胶电解液代替了普通电解液,没有了泄露和自燃的风险,可以说是在安全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所以,博士生去研究纤维电池,问题不大,即是花旗国喜欢的能源领域,肯定会让花旗国和被骗来当老师的诺奖教授们都满意。
又不会因为这项技术有突破,被泄露出去就会对华夏造成太大的影响。
实验室的任何产出,肯定都是要申请专利的,而只要没有撕破脸,专利墙就是阻止这个技术走向民间的最大障碍。
不能进入民间,就不能赚到利润,所以相信欧罗巴和花旗的财团,不会为这个技术大动干戈,他们可不爱国,爱钱,甚于爱国。
不过这个纤维电池的技术,如果应用到手机上,应该也很吸引眼球,是一个卖点……
所以三个博士生的研究项目很快就被王重定了下来,纤维电池……
至于研究生,就研究石墨烯的魔角吧!
自从石墨烯被手撕之后,世界上无数个大学开始研究石墨烯,但是一直对魔角没有任何突破。
只知道目前王重研究的双层石墨烯,在旋转1.1°的情况下,电阻会突然降至为零,变成超导体,但是他们却没有接着往下尝试……
或许他们觉得王重尝试过,没有任何的发现,所以也就懒得尝试,走进一个认知误区之中。
实际上,三层石墨烯旋转1.56°,会变成比双层石墨烯魔角更加稳定的超导体。
双层石墨烯在扭转0.93°的时候,会同时表现出绝缘体态和超导态。
双层石墨烯扭转到1.64°,会因为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导致劈裂。
双层石墨烯在扭转到0.5°-1.5°中间,红外光响应异常,1.8°时,红外光响应最大,而小于0.5°时,红外光响应消失,也就是说,石墨烯是极其有成为高敏感度的红外探测器的。
这些所有的发现,无非是多转动一些角度,多加一层尝试,只不过王重目前的身份太权威了,而且成就如今的的地位太快了,导致很多人都不敢质疑王重,甚至王重做过的实验,下意识的都认为王重已经尝试过所有的角度……
于是,误会就这样产生了,没有人再去研究王重未开发的地方,而是在1.1°魔角上钻牛角尖。
这种简单且重复性的东西,给研究生做,正好。
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后,王重在脑海中整理了一下两个方案的方向以及思路,掏出笔,记录在纸上,以免明天忘记。
这一夜,除了初明阳激动的睡不着觉,李强也激动的睡不着,住在滨工大的博士生宿舍,他感觉现在发生的一切就像是做梦。
收到王重教授邮件的那一刻,他的天都亮了。
在研究生期间,连续两篇顶刊的论文,均被排列到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让李强对研究生导师恨得牙痒痒,全世界都知道他导师老来开窍,可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在背后的默默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