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老曹这个厂子,值六千万吗?”杨东点燃一支烟反问道。
“老曹的厂房、设备、地皮都是自己的,而且设备比较先进,厂子的地理位置也不错,如果这个厂子在沈y的话,至少价值七八千万,虽然我对呼市的行情不了解,但这边也同样是省会城市,所以他说的六千万,价格确实很实在,甚至都没掺水!”常宽点头应声。
“六年期,一共需要投入九千万,也就是说除了购买木伦酒厂的本金,咱们还要多花三千万的租金,折合每年五百万,这个价格,不算便宜,但也确实不贵,如果老吴这边能把销量继续保持下去的话,我估计呼市这边每年的纯盈利,应该能达到六七百万,咱们总厂那边,只要贴补几百万就可以!”杨东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咱们如果准备走以租代买的路子,也就意味着肯定要把这个酒厂拿下了,但是却平白无故的多花了三千万租金,要不然,咱们咬咬牙,直接凑六千万,把厂子买下来呢?”常宽算了一下账,感觉这三千万的租金花的实在太冤了,于是下了狠心向杨东问道。
【三更】
杨东听见常宽说要凑六千万出来,买下木伦酒厂,犹豫了一下,微微摇头:“老常,六千万可不是个小数目,仓促之间,咱们根本凑不齐,我现在倾家荡产,在勒紧裤腰带的情况下,只能拿出一千五,这就已经是极限了,剩下的四千多万,你能拿得出来吗?”
“兹!”
常宽听见杨东的问题,猛地嘬了一口烟,六千万这个数目,对于眼下的孝信酒厂而言,的确不是小数,但是常宽此刻相当看好木伦酒厂,而且感觉花出去的三千万,更是相当多余的,而且最主要的是,木伦酒厂的确值这个价,如果不是曹守德对啤酒产业压根不上心的话,那么绝对不可能用这么低的价格往外卖,毕竟厂子除了固定价值,还有一个盈利折算,而这些曹守德压根就没往里面加。
“我知道你心中的想法,但我还是劝你冷静,我觉得以租代买的这个路数,其实还是挺不错的,虽然短期内见不到利润,但最起码能够保证平稳,现在的孝信啤酒,在呼市虽然有市场,但也只是小打小闹,如果咱们把全部的资本都投在这边,肯定得用孝信厂抵押贷款,这么整的话,绝对会伤害到沈y本土市场的运营,你想过没有,如果呼市万一也冒出来了一个朱勇顺那种选手,导致这边的产业出现问题,到时候咱们怎么办?就算你在呼市建起了分厂,可是万一遇见了风险,你有能力保证两个工厂的基本运营吗?”杨东看着常宽,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你的意见,还是倾向于以租代买,对吧?”常宽琢磨了一下杨东的话,感觉他的话不无道理,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毕竟谁都没办法保证他们的生意可以不经波澜,一帆风顺的做下去。
“如果咱们手里有资本,那我肯定支持你买下木伦厂,但咱们赌不起啊。”杨东点了点头:“以租代买,虽然成本增高了,但是风险也被压缩到了可控范围之内,说难听点,按照以租代买的路数,即便这边的运营出现了问题,那咱们大不了就咬咬牙,权当拿出来的钱交学费了,但是如果咱们把一切都押进来,是不是有点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