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王沉默了一会,道:虽说如此,但那几国加起来领土也不足我郧一半,几国诸侯又是鼠目寸光之人,与其合作不如另谋他法。
这话说的洛禾就有些恼了,她看着郧王,神色没有一丝变化,心中却有了万千思虑。
郧王看不上与他们合作,又不愿与其动手,这实在是太过于荒谬。
争抢战争不可能就此结束,只是这第一步,他们却是谁都不愿迈出。
难怪四国联盟之后各自安好,又恢复了表面和平。
也难怪在他们眼中,姬姌才是破局关键。
洛禾看着郧王: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只是王陛下觉得,此种办法可以维持安定多久?
郧王没有回答洛禾的话,只是道:郧已得正统,待王旗高举,天下义士齐聚,以此不论是发兵或是其他,都占尽优势,届时署罄之地不过信手拈来,何须在此事上多费心。
洛禾默不作声,心中只叹果然如此。
但其实此法并非不可行,反而从现在看来,重新匡扶周王室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扶持一名稚子登天子位,由郧王担任摄政扶持,再借此控制各国,的确可以使天下短暂一统。
但这样的场景不会坚持太久。
待稚童长大,这天下便会再起纷扰,届时无数势力跳出来,昔日天子自焚之景便会再次上演,就算这天子只听郧王的,也难免不会有其他人从中作梗,权势若是不能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迟早会成祸端。
当然,这一切还有一种解法,那就是待九州稳定,权势统一,再由天子让位给郧王,届时改朝换代,当是真正的一统。
只是如此以来,为保万无一失,这个因为权利被推上天子位的人,郧王绝对不能留其性命。
而在这场天衣无缝的计划之中,被当做工具牺牲的只有姬姌。
所以洛禾不愿。
天下局势并非这一种方法可解,只为了名正言顺,为了虚伪的大义,就要女子牺牲,这是何种道理。
洛禾承认,在她提出的诸多办法之中,她是存了私心的。
其实早在芗王宫见姬姌之时,她就已经存了私心,自那以后,无时无刻,她都在为自己的私心寻找最佳的解法。
况且姬姌也不愿。
她们之所以选择郧,是因为吕靳在此,在四国之中,姬姌再无相信之人,所以洛禾愿意跟着姬姌,改变自己的想法,试图在这里劝说郧王。
但郧王若坚持如此,那么洛禾只能与姬姌再做筹谋。
郧王将姬姌方才喝过的茶杯倒扣在桌上,他没有看洛禾,语气带着几分不经意:你方才与孤王讲了那么多,却只字不提周公主的事情,这天下人都知道的道理,莫非你觉得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