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天子钦点崔天常为巡按御史,不日将南下巡查青州武备,此獠素以'铁面御史'闻名,刚正不阿,此番首站便是泰天府。
据吾所知,此番天子确有肃清青州之意,要彻查当地武备与御器师虚实,不合格者即刻革除功名,当年考官更要追责问罪。
为今之计,你当焚膏继晷勤修童子功,务必在崔御使复核前达至九品筑基之境,伯父已致信御器司王主事,届时或可稍加照应,然此事终究要靠你自身修为——若实在难以过关,可先变卖田产,备足八万两纹银认罚赎罪,保住性命为要。”
大虞朝也有‘议罪银’制度,一应皇亲国戚,勋贵官员皆可用钱顶罪。
后面还有一行字——“另,若御器师之籍被夺,则速弃童子功,改习他法,早延子嗣,以续宗祧。”
沈天看了之后不由唇角微抽。
沈八达居然得罪了那位东厂厂公?
御用监的监督太监仅仅只是御用监的二把手,上面还有个掌印太监,而大虞那位东厂厂公还兼任着司礼监的秉笔,是宫中的二号人物,当朝内相之一,地球世界的九千岁魏忠贤也不过如此。
沈八达这情况怕是要倒台了吧?
这沈家居然有这么多坑!
他原以为‘沈天’尚有退路,可投奔京城的沈八达避难,谁曾想这位伯父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非但无法成为庇护‘沈天’的靠山,只怕未来更会牵累整个沈家。
那位权倾朝野的东厂厂公一旦发难,沈家这棵本就根基不稳的大树,怕是顷刻间便会倾覆。
沈天望着信笺上‘备足八万两纹银认罚赎罪,保住性命为要’,还有‘若御器师之籍被夺’的字句,忍不住重重叹了口气。
由此可见,沈八达没有信心帮他通过御器师的复核。
问题是他哪来的八万两纹银?账上的银子都被‘沈天’那杂碎花光了!
田庄里的那些地也卖不了多少钱,大虞只有御器师才能拥有大量田产,是有门槛的,所以田价很低。
沈天寻思他如不想再当逃犯,那么这御器师的资格,还必须保住不可。
御器师的身份地位相当于地球世界的举人与士大夫,有着司法豁免权,非谋反等重罪不得直接惩处,且可见官不拜。
一旦东厂厂公扳倒沈八达后要对沈家的其他人打击报复,那么这御器师的身份可给他带来很大帮助。
沈天随即意念微动,操控大日天瞳的金焰自掌心腾起,将鎏金信笺瞬间灼成一捧细密的灰烬。
纸灰飘落的时候,沈修罗的狐耳轻颤,淡金色的眸子满含探究,她很好奇,这信上究竟说了些什么?让沈天一张脸突然沉如锅底。
沈天则陷入凝思,他听说过崔天常这个人,乃当朝四品右佥都御史,是大虞皇帝非常信重的清流首领。
狗皇帝让崔天常巡查青州武备,点检查验青州一应的‘御器师’,只怕确有肃清青州之意。
狗皇帝此举也必有缘由,莫非是青州这边有什么变故?
※※※※
接下来的几日,沈天如苦行僧般深居暖阁。
他完全隔绝外事,除了必要的饮食,一整日都在修行,确可称是‘焚膏继晷’。
除了修行童子功与炼体法门,他还捡起了一门以前掌握的八品辅修秘术《纯阳导引》。
《纯阳导引术》乃是以意御气的辅修功法,配合独特的‘三阳朝元’体势与‘纯阳九转’手印,可将体内散逸的阳气收摄凝练。
此法最妙之处在于能引动天地间的先天纯阳之气,与童子功这类至阳功法相辅相成,不仅能使真气总量倍增,更能令其品质发生质变,犹如将凡铁淬炼成精钢。
不过此功收效虽高,运行却非常危险,需得神念强大,能导引真气如丝缕穿针,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引气冲脉,致使真元暴走,是以四大学派都将其列为禁术,世家豪门亦视若蛇蝎,唯恐子弟修炼时损伤经络。
沈天修行《纯阳导引术》的速度却堪称神速,七日后的子夜,当他手结‘朱雀展翼印’,周身阳气就突如火山喷发,浑身毛孔突然渗出细密血雾。
这些血雾如有灵性般环绕于他周身,先是在他身后凝聚出一只朱雀之形,又渐渐在皮肤之下凝结成细密的血色纹路,看起来就像是一层锁子甲一样覆盖于肌肤之下。
此时他每一次呼吸,胸腔发出沉闷的雷鸣声,每一次心跳都震得衣袍鼓荡。
随着最后一缕血雾凝聚成血色纹路,这些血色纹路又隐没于肌肤不见,沈天缓缓睁眼,瞳孔中金光流转,却又转瞬内敛。
他握了握拳,感受着经脉中澎湃的真气——总量约增两成,运行速度却快了三成有余。
更难得的是筋骨强度明显提升,肌肉纤维间似有金丝缠绕。
沈天估摸着他的体魄,还有真元的质与量,都要强出九品中不少,未来《纯阳导引术》还可加速童子功的修行。
可沈天的神色却依旧凝重,他虽然把《纯阳导引术》练到了最高境界,但还是没把握通过崔天常主持的‘御器师’的查验复核。
朝廷对御器师的硬性要求是八品,可只要战力与各方面的身体素质达到八品之境,也能通过考核。
只因这方世界的武道体系极为怪异,九品与八品看似只差一阶,实则真气凝练度相差数倍,筋骨与血肉强度更是天壤之别,一般武修很难打破境界间的鸿沟。
沈天其实还掌握着几门强大的秘法,可在考核的时候,将他的战力短暂拉到八品水准,通过考核没问题。
问题是这些辅修秘法都是他以前抢来的,根本说不清来历,万一被人查问反而更麻烦。
此时的沈天却不知,就在他为御器师复核一事头疼之际,泰天府南门有一辆马车飞驰入内,往沈府方向疾驰而至,车中女子一身玄衣,手按长剑,眉宇间杀机如霜,眸光冷冽似能洞穿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