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英揉了揉她的脑袋,好似她刚刚揉那只猫儿一般,“这下你不用担心了。”
两人用过午膳,临走之前叶英带着静姝上了阁楼,他们往后可能不会再来,既然途径此地刚好可以趁这时候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带回去。
推开房门,尘封的味道扑面而来,上次揽月楼大火把所有能烧的东西烧作飞灰,重新添置之后没有什么紧要的,静姝四处转了转,收了几样她之前用来刻画阵法的道具装进行囊。
叶英顺手接过了沉甸甸的行李,他们一路回庄,行李反而越来越重,他思考片刻,“赶了那么长的路,扬州到杭县已是不远,中秋还有三日,最后的行程我们走水路。”
坐船可以休息,正好可以缓缓一路骑行奔波的疲惫。
收了两间房的杂物,静姝走向尽头的最后一间,叶英在她身后微微顿下脚步,那间房是……
倒灌而入的风将散落的宣纸托离地面,静姝站在门口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摆设有些发愣,许久之后才弯腰捡起吹至脚边的一张纸,第二张、第三张……全都是一模一样的内容。
她倒背如流的清静经。
叶英隔着门槛听她收拾着地上的纸张,抿紧了唇不作声。
等到地面恢复整洁,静姝的手边已经摞起了厚厚的一沓经文,也许有上千张,她盯着白纸上笔笔急切的墨字,沉默许久,“我能把它们也带回去吗?”
经文太多,静姝让楚穆找了个箱子将它们装好,由杂役连同所有行李挑去了码头,原本叶英以为静姝会问起那些经文是怎么来的,但她上了船以后便懒懒地靠在船舱里看起了楚穆买的话本子,甚至看得津津有味,直到天黑才停下。
叶英不由问:“写得如何?”
静姝抿了口茶,“还行,从我刚被娘亲抱养开始大事一件不落,我才看到你出关那年呢。”
她坐着看了一下午,翻页的速度不算慢,那的确是写了很多。
静姝拍了拍旁边还没看完的四五本分册,“背后写书的人有些意思,连我小时候遇上霸刀山庄的经过都道了个大概,还有我去琼州那会被四庄主私下调侃跟二庄主登对那句话呢。”
叶英面色微异,四弟……不像是会写话本子的人,“兴许是二弟。”
叶晖百忙之中抽空倒腾兄嫂的话本子,真是难为他了。
一天两夜的水路,到杭县的时候刚好是清晨,他们谁都没有通知,叫了脚夫抬行李,两人牵着手漫步在湖畔长街,这次离庄前后三月有余,如今西湖里丹桂十里,随风送来阵阵浓郁的香气。
来到山庄大门的时候,因为没有事先通知,守卫弟子十分惊讶地行礼,“大庄主。”
叶英颔了颔首,示意他们继续做自己的事,牵着静姝的手便进了庄门。叶晖收到消息赶去的时候正好两人还没走进落梅居的院门,“大哥,你们一路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