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剑来:人间如寄 > 第二卷因果锚 第一百三十六章 错春秋

第二卷因果锚 第一百三十六章 错春秋(1 / 2)

碑林的松香在晨雾里沉浮,陆沉指尖金墨悬而未落。他面前《齐史》残碑上的"屠"字缺了最后一横,三百年前齐静春封印的剑气正在青石深处嘶鸣。当笔锋终于触及石面时,十七道血槽骤然迸现,宛如骊珠洞天崩裂那日,齐静春咳在雪白宣纸上的血丝。

"原来是把罪证炼成了本命字..."陆沉腕间金纹明灭。碑文倒影中暴雨倾盆,青衫儒士焚烧的密卷腾起紫色火焰,火舌舔舐着跪在阶下的中年男子。那人腰间玉牌刻着浸血的"齐"字,与齐静春坐镇骊珠洞天时的玉珏纹路相叠——血珠正从玉牌裂缝渗出,在倒影里凝成"三万冤魂"四个小篆。

松树下的老卒突然暴起。这看守碑林三十年的驼背老人,此刻佝偻的脊梁挺得笔直,枯手攥得刀鞘裂纹横生:"好个代父受劫的圣人!"刀锋劈中碑文刹那,铜镜坠地裂成"仁"字纹,镜面映出火雨中奔逃的嫁衣少女——正是他当年从焦土里刨出的新妇。嫁衣残片化作灰蝶撞向碑石,每只蝶翼都灼出个细孔,孔中传出稚童诵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声响。

崔东山的手指如铁钳扣住陆沉手腕,黑白棋子自袖口滚落成残缺的河图卦象。"八百年前那场火,烧得穿学宫的朱漆门,烧不透人心结的茧。"他碾碎卦象时,远处童子正将"民"字碑屑塞入襁褓。朝阳穿过碎玉般的残片,折射出齐静春以槐叶写符的笔意,每一道光痕都是《礼记》里的半句批注。

"陆师侄可听说过'春秋笔削骨'?"崔东山突然扣住半片铜镜。镜中浮现齐静春埋簪场景:青衫儒士跪坐山崖旧址,玉簪入土时引动九天垂落的七十二道锁链,链尾拴着的屠城甲士残甲正渗出黑血。那些血珠落地生出血色山茶,花瓣脉络里浮动着被抹去的姓名。"当年先生教我读书,说史家笔锋要蘸三回墨——一蘸朱砂写王侯,二蘸金粉录功勋,三蘸..."他指尖划过镜面裂痕,"得蘸着心头血,才能写苍生。"

陆沉的无相骨发出琉璃龟裂声。十七尊血色甲士自碑文渗出,铁戟缠绕的怨气凝成实质——正是当年屠城铁骑的数目。他望着掌心灼伤的"春"字烙印,忽然想起陈平安修补青铜门时的话:"擦不净的血渍,才是镇碑的墨。"金纹攀上甲士铁盔时,磷火跃动的眼眶里,竟映出学宫密卷燃烧的残页。

老卒的刀卡在碑文裂痕里,铜镜裂纹已爬上脖颈。"齐家送来黄金那日,梧桐树上栖着十七只血鸦..."他扯开衣襟露出"流寇作乱"的篆字烙痕,疤痕深处钻出乌鸦,衔着铜镜碎片冲向碑林深处。鸦羽抖落三百枚带缺口的铜钱,正是甲士劫掠时从婴孩襁褓扯落的买命钱。

濒死的老兵突然噤声。镜中亡妻化作春燕,衔着带血槐枝飞向山崖书院。陆沉瞳孔骤缩:那槐枝纹路分明是往生符,且以齐静春心头血写成!玉簪清鸣震断锁链的刹那,碎链化作铜钱滚过青石缝,每枚钱孔都映出个佝偻身影——三百年来,总有人在屠城日焚烧纸衣,灰烬里混着《礼记》残页。

"读书人最怕的不是笔重,而是腕子软。"崔东山袖中飞出《山崖书院考》残页,泛黄纸页裹住即将消散的镜灵。批注化作齐静春少年笔迹,在襁褓写下"静"字时,篡改的史书无风自动,每页都浮出青衫虚影。陆沉注意到那抹笑与陈平安眼尾弧度相似,恍如老秀才刻在酒葫芦上的"错"字,每一道裂痕都渗着桃花酿的苦香。

最新小说: 求助:时空门怎么上交 与人外邪神结婚之后 穿书后因没手机郁郁而终 我靠给仙君渡情劫内卷飞升 穿成带崽反派师尊,深陷修罗场了 穿成魔剑后我只想努力修炼 召唤最强打工人系统 死遁后我靠无情道飞升了 重回妖鬼夫君为我战死前 本命剑也要修罗场吗[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