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关头,文婕妤却仍旧低调行事,鲜少出门。就连原本她刻意交好的何昭媛,也不再过多来往。
私下里,文婕妤派出贴身宫女,朝何昭媛致歉:“我家主子敬慕娘娘之心一如往日,只是贤妃娘娘的教诲言犹在耳,我家主子羞愧不已,若再受一次教诲,怕是不敢出宫门半步了。”
这话说得极为委婉,却挑不出丝毫毛病。
贤妃言辞无礼,已经将自甘下贱四个字骂出口来。文婕妤倘若还要半分脸面,都不可能再状若无事,与何昭媛继续往来。
随着文充仪闭门谢客,皇帝对她更加看重,宠爱愈盛,风头一时无两。
后宫中格局大变时,景涟受丹阳县主邀请,出宫去替她撑场面。
刘冕丢失布防图之事,虽然有皇帝为他遮掩,但朝中最不缺聪明人,即使没有证据,要猜到实情却不难。
兵部尚书主管六部之一,位高权重干系重大,牵涉的权力更是通天。
这些日子里,京城中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彼此争斗,景涟虽居于含章宫轻易不出门,但她只看太子妃宫宴后更加忙碌,就能猜出东宫亦有意在其中分一杯羹。
有资格分羹的人不多。
但想要分羹的人却有很多。
譬如不自量力的荆侯。
从前丹阳县主迟迟不肯和离,是因为她只要一日不和离,荆侯就不能扶正他的妾室,他的庶子都要算在丹阳县主名下,只要丹阳县主不松口,荆侯甚至很难绕过她请立世子。
然而这次尚书府风波后,丹阳县主愕然发现,这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竟然妄图搅进这滩浑水中,还自以为能从中得利。
丹阳县主出身郑王府,眼界非比寻常,顿时意识到荆侯意图找死。
她纵然厌恶荆侯,却也没有恨到要对方非死不可,难得耐心遣侍从去提点荆侯两句,反而被荆侯会错了意,指桑骂槐一番讥讽之后将侍从逐出府门。
丹阳县主大为恼怒,于是当机立断,决意和离。
但在和离之前,她要先打荆侯一顿。
是的,景涟出宫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
因为丹阳县主要打荆侯一顿。
所以景涟要点齐公主府的人手,前去帮忙。
论起能自由动用,不必担心泄密的人手,丹阳县主远胜于景涟。
但要只论起能用的人,景涟则要胜过丹阳县主。
当年她出嫁时,皇帝赐她三百护卫,都是悉心挑选的精锐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