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彻:“……”
他伸出手,握着她的肩头,“阿九,不是这样的……”
她感受到他的手正渐渐收紧,他的眼底风雨欲来。她拍拍他的手安慰,“就算老师妒忌,拿我出气,那也要等病好了再说。俗语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老师还是赶紧好起来吧。”
崔彻几乎立刻松了手,什么旖旎的心思都没了。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孝子?怎么她有了顾汾,他连辈分都升了呢?!
第32章 秘辛
正想着,卓见素来了。见贺初整理好药笼,一阵风地走出去,惊得下巴都快掉了,“怎么是殿下在服侍大人喝药?”
“不行吗?”贺初问。
卓见素向崔彻投去充满同情的一眼,嘴没由来地发苦。
趁贺初没在,崔彻道:“她还捏着我下巴,狠狠灌我药来着。”
卓见素想想就觉着可怕,龇牙咧嘴道:“那大人要快点好起来。”
“你以为我不想吗!”再不好起来,他快成她长辈了。
“对了,”崔彻想起了什么,“你骑马来的?”
卓见素心下奇怪,不然呢,还能怎么来?
“既然会骑马,还要殿下教什么?”
卓见素道:“殿下那御马的本领太强了,我想跟她学学。”
“骑马这种事不是无师自通吗?跟着别人学,能学得会吗?”
崔彻声音温和,似是教导,卓见素看不见他的表情,却莫名感到汩汩寒意涌动在周围。正想说,殿下不是别人。忽然一个念头砸过来,来不及想,却改了口,“大人说得对,以后我勤加练习,我自己学,自己练。”
“嗯,孺子可教。”
窗外的阳光移到卓见素身上,阴霾散了,一摸手心,全是汗。
等贺初回来,崔彻才问:“明月桥那一带施粥的人家找到了吗?”
卓见素禀道:“找到了。戚夫人说的那场荒年,发生在前朝景明七年。那一年,住在明月桥的人家中,有两户人家向前来安都逃难的灾民施了榆钱粥。一姓姚,另一姓徐。其中,徐家在三年后败落,搬离了明月桥一带,且跟顾大人、前朝宫廷没什么关系。倒是姚家,跟顾大人,前朝宫廷都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