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皇叔且慢 > 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州人选

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州人选(1 / 2)

('现在想想,当初施行契税时,还瞧不上百中取一,非得要取二取三的才好。

要不是眼下账簿上实实在在的数字,和库中一日比一日多的银子,他们是怎么都不相信,百中取一的点竟然能收回如此多的契税。

赵德昭接过册子看了一眼,脸上露出满意笑容,合上后笑着朝王祐同沈义伦道:“能有如此效果,多靠两位大人,官家若知晓,定十分满意。”

王祐和沈义伦哪敢居功,不管是契税的提出还是市舶司的施行,乃至这三日临时榷场的搭建,不都是殿下提出的么?

他们不过是照章办事,朝中任何一个大臣来,都能给办得漂亮。

他们可是沾了殿下的光,才有这些微末功劳罢了。

“之后,泉州市舶司也要提上日程,届时还要户部多多支持。”番禺市舶司的成绩就放在眼前,此时提建立泉州市舶司之事,想必不会有人反对。

“自是应当,”沈义伦拱手,“按照番禺市舶司所需耗费算,可行?”

“或许还用不着这许多...”赵德昭想起宴请各地行商时,自己好似让泉州蒲氏负责船厂之事,这笔开支倒是可以省了。

几人又商议了一番,定了了不少细节,对于漳泉知州人选方面,也提了不少意见。

有说让李昉去的,毕竟是他出使漳泉,促使漳泉主动纳土归宋,也证明李昉不仅文采好,能力也不弱。

还有一个,是前宰相范质之子范旻,如今担任户部员外郎的职位。

赵德昭想起自己要安排薛惟吉去泉州,倒是可以在市舶司中找个职位给他,转运使这种是不行,不过一个同知却不难。

要能将参政之子治住,李昉不行,性子太过柔和,范旻却是可以。

范旻十岁时已有能力撰写文章,靠着父亲范质的关系,任右千牛备身及太子司议郎,后因自己才能,迁著作佐郎,直到现在入了户部,为员外郎。

除了才干外,范旻性格可强硬多了,史料记载,他出任岭南知州时,南汉旧臣聚众万人作乱,攻打邕州城七十余日,范旻亲自应战,即便胸部多处中箭,仍督战激励将士。

如此有血性之人,压一个薛惟吉,想来绰绰有余。

“范旻此人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又能为民着想,本郡王属意于他!”赵德昭笑着说道。

不过他却也担心,人选报上去,有人会想要搞事啊!

翌日,沈义伦在朝堂上提交了榷场三日给朝廷赚的银子,看到番货能带来这许多利益,朝中大臣哪个还会对建立泉州市舶司有异议?

之后便是商讨派往漳泉各地官员,朝廷官员也有限,除了派出几个知州外,其下辖县衙官吏,先按原先的来,待后续科考取士后再行安排,免得乱了一地章程。

吏部官员将拟好的人选提交,赵匡胤翻了翻,见上面已是有政事堂花押,且提上来的人选也多合适,当即批复后递还吏部,这便就是同意了。

“这么顺利?”赵德昭转头看了眼赵普,见他微闭双眼,似乎不在乎朝堂上讨论什么。

感觉到赵德昭的视线后,赵普睁开眼睛,笑着同赵德昭点了点头,之后便又转了回去。

奇也怪哉!

赵德昭心想,难不成赵普想通了?不同自己较劲了?

本来就是啊,他们二人又没有本质上的冲突,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好吗?

何必非得处处针对,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呢!

散朝后,看着匆匆离去的赵普,赵德昭始终觉得不真实,便听身后传来声音。

“殿下留步。”

赵德昭回头,见是吏部侍郎刘温叟。

“刘侍郎有何事?”

最新小说: 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 大宋文豪 断绝关系后,我成为史上最强异姓王 这野史,怎么全成真了? 抗战:我升官系统就爆兵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提前登陆游戏世界,开局联姻女帝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出家为尼后,哥哥们跪求我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