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的话让陈乔、徐铉二人颇是不屑,他们有这么蠢?就算不认识宋国大臣又如何?他们打滚朝堂多年,还能被人套话,犯下这等蠢事不成?
徐铉同韩熙载关系亲近,刚要开口反驳几句,不想韩熙载一个眼神看来,徐铉要说的话就卡在了喉咙口。
倏地转念一想,韩熙载向来尊敬自己,从来都说若自己为相,朝廷定不至于此,说不定当真能同宋国分庭而治。
今日这明显贬损的话,实在不像他的风格。
陈乔皱了皱眉,看了他二人一眼,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角蓦地就含了一抹笑意,片刻收起,快得没有人看到。
“陛下,韩侍郎这话也有几分道理,臣这把年纪,不说不识开封朝臣,只怕也会有犯糊涂的时候,若误了朝廷大事,老臣这条命不值当什么,连累陛下,老臣便罪该万死了!”
对于陈乔的转变,殿中不少人也深感莫名,想着他的为人,定然是不会有胆怯退缩之理的,到底是什么缘由,让他突然放弃了去开封?
于此同时,站在殿中角落的一对父子,身上蓦地一寒,一股不好的预感自身体中升腾而起。
果不其然,李煜的目光已是追向了他们,耳边是仍旧亲善的话语,可此时听着,却如毒蛇的信子。
“韩卿,你父子二人去年在开封,想必于开封君臣很是熟悉,不知可愿,为朕再辛劳一趟?”
是问句,但却是毋庸置疑的语气,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这对父子,便是从开封一路难逃过来的韩匡嗣和韩德让了,他们在淮河边小镇汇合,也想过是否就此隐居,待看清江南形势后再做打算。
可这父子二人怀揣着同样的野心,隐居的生活煎熬着他们,没几日,便决定改变策略,如今世道正乱,不趁此获取功名利禄,太平后还有他们什么事?
于是,他们入了金陵,打听一番后,将身家全数奉给张洎,让其将他们引荐给李煜。
李煜正是缺人的时候,也听闻韩匡嗣之名,不想他竟能来投靠自己,也没多想,点头就封了二人为官。
李煜舍不得陈乔、徐铉这两位老臣,可来投奔的韩匡嗣父子,虽有赏识,却没多少留恋。
他们能完成此次出使任务便是最好,回来后自能加官进爵,可若完不成或者被留在开封,那便说明他们没有什么真本事,少了他们也不可惜。
“陛下,臣以为,韩大人父子能力卓著,只去一位便可。”韩熙载又道。
去两个,等着他们半道再逃吗?
或者直接投靠宋国,再将陛下故意装病不去的事作为投名状?
开玩笑,岂能留下如此把柄,自然是要留一个在金陵为质的。
李煜也明白过来,给了韩熙载一个赞许的眼神,这一刻,他从未觉得韩熙载如此顺眼过。
“是,朕以为,致尧去便最为合适,待致尧为朝廷立下功勋归来,朕定亲自迎接,封卿为国公如何?”
致尧是韩德让的字,李煜如此称呼,自然是表达亲近,而让韩德让不是韩匡嗣去,也有他的考量。
不管是大宋还是江南,就算是大辽也好,从来都是以孝治天下,韩德让去到开封,就算中途有什么问题,他若敢一个人跑,从此不仅要背负背叛朝廷的名声,也要背一个背弃父亲的名声。
前一个还好说,毕竟乱世,良禽择木而栖,也没什么要紧的。
可是舍弃血亲,这说出去,还有哪个敢用你的?
“是,臣...遵命!”韩德让在韩匡嗣开口前领了旨意,他知道不论他们说什么,这帮君臣的意思已是定了下来。
他们是外来的,哪里有说话的份。
韩德让惶惑过后却也很快平静下来,此事危险,却也是他的机会,炭中取栗,取到了,回来便是国公,难道还有比这更快的升迁了吗?
散朝后,父子二人先行离去,徐铉走出大殿,看着二人背影道:“其实,本官去开封,也未尝不可,他们父子对我江南国可没这么忠心。”
在他身边的韩熙载“嗯”了一声表示同意,“鼎臣,陛下都不去,你去又有何用?谁去都没用!”
“那你——”
韩熙载停下脚步,看着高高的宫墙哼笑一声,“能多活一日便多活一日罢了,哪日宋国真打进金陵,再去做忠臣也不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anyexs.cc。手机版:https://m.huanyexs.cc
\t\t<p class="readinline"><a class="ll" rel="nofollow" title="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href="javascript:chapter_error(\'193896\',\'353\',\'皇叔且慢\',\'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选\',\'1742016359\')">『点此报错』</a><a class="rr" rel="nofollow" title="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href="javascript:addBookMark(\'193896\',\'353\',\'皇叔且慢\',\'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选\')">『加入书签』</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