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皇叔且慢 > 第二百三十章 钱从何来

第二百三十章 钱从何来(1 / 2)

('“钱的问题,可以暂时不用户部的。”赵德昭看向诸人说道:“朝廷不是有检校库吗?”

宋代设检校库,是为了代遗孤清点、管理财产,包括户绝资产、无主货物、有纠纷的财务、官府收缴的赃物等。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代遗孤管理财产了。

“这...不妥吧...”

赵光义闻言当即反对道:“对于遗孤,朝廷有责任对他们的财产核查登基,检校库也是代为保管,还要按时从中划出若干作为他们日常生活的费用,等他们长大成人,也需要将财产还给他们,朝廷的用意,本就是让失去亲人的遗孤获得保护,免遭他人侵夺财产,朝廷若是用这一部分钱财建宅子,成何体统啊?”

朝廷设立检校库,同时也有一套完善的检校制度,若遗孤的财产不经当地府衙申报,族人邻里会被罚,严重的仗八十;不符合检校条件,官府强加检校的,许人控告;官府如果挪用检校人户财物的,要追究法律责任;若检校人户的财产有遗失,官服给予补偿。

赵德昭的提议,明显就是要用这部分财产,自然是违背了其中制度流程。

吕余庆和吕端两兄弟听了这话,也皱了眉,看上去不似认同的模样。

赵普却知道赵德昭这么说必然有其理由,等赵光义这些话说完,他迫不及待朝赵德昭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想法?”

赵德昭“嗯”了一声,看向赵匡胤说道:“臣以为,这部分财产放在检校库中,月给钱,岁给衣,等他们长大,怕也要用完了,也看不出朝廷爱民之意来...”

赵德昭说着,拿过册子翻到放贷那几页,指着其中几条说道:“市井中有解库,农户他要钱买种子等农具,若是没钱,则同解库借,可利却是要三至五成,最多还有十成利,什么意思?借一两还二两,农户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要借这钱度过这段时日,却往往为了还贷,最后不得不卖掉田产,盘剥如此严重,朝廷就该为此负责才是。”

“当真如此?”赵匡胤忍不住问道。

“是,京师便有解库,官家可着人去问,”赵德昭早就做过功课,也不怕有人去调查他说的是否夸张,继续道:“除了农户,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也是如此,做买卖更需要银钱周转,可若利息太高,他们赚了钱只够还利息,何谈其他?如此,市井如何能繁荣?”

“所以呢?你待如何?”赵光义有些不解,刚不是说造房子和检校库的事?怎么又说到民间放贷来了?

“臣想的是,可用检校库的财产,以低利贷给农户和商人,赚的利息一部分用作遗孤的补偿,另一部分就算是检校库的收入,可由朝廷支配。”

赵德昭说的这些,便是将王安石的青苗法、市易法同信托结合在了一起。

或者说,是青苗法、市易法中最基本的那些。

王安石的青苗法和市易法,比他眼下提出的可深奥繁琐多了,他若是一下子提出,也怕朝堂上这些人听不明白。

事情一开始越是繁琐,越会让人提不起兴趣,最后说不准不了了之。

眼下该一步步慢慢来,待今后有了时机,再将这些东西渐渐完善便好了。

“钱放在库里只会越来越少,不若就让其流动起来,投于市场,方能用之不竭。”赵德昭最后补充道。

若能流转起来,最后用利息来支付遗孤的抚养费也是够的。

历史记载,检校库这功能是王安石的女婿吴安持在熙宁四年提出的,离现在还有五十年左右。

最新小说: 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 大宋文豪 断绝关系后,我成为史上最强异姓王 这野史,怎么全成真了? 抗战:我升官系统就爆兵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提前登陆游戏世界,开局联姻女帝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出家为尼后,哥哥们跪求我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