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的笑闹声为之一滞,有人揉了揉自己耳朵,以为自己酒喝多了听错了什么。
调笑的女子们放下了酒盏,对视的目光中露出疑惑和担忧来。
刺史刘禹也是一样,他“啊?”了一声,慢吞吞站起身,喝多了酒导致他身形踉跄,不免用手撑了一把桌面,问道:“谁打来了?宋军?有多少人?他们不是在打太原吗?”
“回秉刺史,的确是宋军,小人粗粗看去,约莫是有一万的,他们还绑了萧相,说您要是不开关门,就要杀了萧相!”来人又道。
“谁?你说绑了谁?”刘禹面上终于露出了些微急色,朝门口走了几步,大声问道:“萧相?哪个萧相?”
刘禹虽是这么问,但心中早已知道答案。
还能是哪个萧相,只有萧皇后的爹那个萧相啊!
“如何可能?萧相怎么会落在宋军手中?你可看清楚了,别是有诈!”
“天黑,小人也没看清,这才赶紧来禀报刺史!”那人如何敢确定是不是,他都没见过萧相。
刘禹心中不安,若真是萧相他该怎么办?
刘禹呆立了片刻,随后大步朝外走去,堂中众人也都惶惶然起身跟上。
天,要变了啊!
出了有炭盆供暖的大堂,外头的冷风这么一吹,刘禹的酒意稍稍散去,脑子也清醒了许多。
可千万别是啊!
刘禹在心中想着,天这么黑又着急,宋军说是萧相便是萧相了?或许找了个面貌差不多的冒充也是可能。
不过,宋军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是因为攻下了太原?
太原可是座坚城,他们是怎么做到短短时日便能攻下的?何况还有契丹的援军。
对了,援军?
援军到没到太原?
是在半道就被截了?还是到了又被打退了?
不管是哪种情况,眼下宋军的实力不容小觑啊!
岐沟关仗着地理优势,关中只有五千兵卒,真要对抗宋军,怕是艰难。
得让人去涿州请援兵!
刘禹停下脚步,转头吩咐请援之事,再三叮嘱要赶快,而对于萧思温在宋军手上这事只字未提。
一定是假的,刘禹想着,登上了关墙,瞬间被眼前景象震了心神。
关下宋军骑兵列阵在吊桥前,看上去足有万人之众,没有攻城器械,没有辎重部队。
只是骑兵!
只有骑兵!
阵前一个人反绑双手,口中被塞住说不出话来,可看他那张脸,以及髡发服饰,刘禹也不能确信他就不是萧思温。
刘禹确定不了,身后众人也确定不了,有人先入为主,看到了他的装扮便大惊失色,“萧——”
“闭嘴!”刘禹朝那人低声怒喝,遂即转过头看向关外宋军,板了脸色道:“在下易州刺史刘禹,也是岐沟关的关使,我宋辽已多年未起战事,不知诸位将军这是何意?”
骑马在阵前的是,赫然便是新晋的左厢都虞候赵德昭,听了刘禹的话却是冷哼道:“我大宋讨逆伪汉,辽国助之,两国和平已然破裂,再者,本将敢问刘刺史,您是辽?还是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