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 第247章 沿海响应,陕北的变化

第247章 沿海响应,陕北的变化(2 / 2)

翌日,武荣支部便带着大洋,按照先前承诺的那样,按照人头分别分发50块大洋的安家费。

收到钱的渔民家庭虽然十分感动,但一心抗日的他们纷纷表示即使没钱也要出人出力。

不过发放安家费的政策,是上级首长早就商量好了的。

如今的红军压根就不差钱,先不提海量的黄金,就连大洋都多到没办法计算。

当然,大部分都是依靠红星商社的各种生意所赚来的。

所以按照上级首长的意思,与其让大洋放在银库里发霉生锈,不如合理的用出去。

这便是所谓的财散人聚。

同样的事情,不仅发生的闵省沿海。

就连粤省、J东半岛等沿海地区,都有各个支部在发展海军学员。

并且全国的高校同样在行动,那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不管是否毕业。

哪怕是刚入校的新生,全都在红军的招募范围。

一时间,全国上下高校的理工科学生,便发起了一股退学潮。

如此这般,红军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便凑齐了将近1万的理工科人才.

还有四千多名沿海渔民子弟。

这些人经过筛选,除了很大一部分会直接加入海军序列之外。

剩下的会作为技术兵种进行重点培养。

尤其是懂机械的工科人才,除了一部分并入海军。

剩下的全部都会并入那6支山猫合成旅。

...

陕北。

在这里待了将近一个月的苏文,切实感受到了这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如今这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工业。

不仅有了自己的火力发电厂,还借此发展了一些机械加工厂。

如今,很多军事设备的零部件,都能通过自己生产而加工出来。

当然,相关原材料,尤其是特种钢材等等,仍然需要苏文从那边进行采购。

但这都不算事,毕竟以祖国那产能。

仅仅一个小县的钢铁产能,就足够这边使用,而且还富裕。

这也算是变相为国家清理产能。

而原油的开采和加工,因为有了后世更为先进的设备。

其产量和加工数量,同样翻了数十倍。

如今光陕北几个主要油田,每天能开采的原油就达到了几千吨。

每天能加工的原油数量是两千吨以上。

加工出来的柴油和汽油,总数也超过了1000吨。

因此,现在的红军的机械化部队所需要的燃料,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要不是考虑到需要存储油料以备不时之需,上级甚至还动过用原油跟后世交换的心思。

至于说轻工业的发展,这在苏文看来,暂时没必要。

首先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多余的精力和人才发展轻工业,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自己的基础工业。

其次是苏文那边的轻工业异常的发达,而且生产成本低廉。

与其自己生产一些小的五金件啥的,不如直接实行拿来主义。

真要是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其成本至少也是后世的许多倍。

当然,像后世苏联那种头重脚轻的工业发展肯定是不可取。

等到将来时机成熟,苏文肯定会把相关轻工业设备,陆续送过来。

最新小说: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夫君是纯爱文男主 风雨杀胡令 从边军崛起称雄! 师尊不许我攻略男主 将军行 长央 谍战:动物都是我的内线 平民到皇帝我只用一成实力 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