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欠的那章,补在末尾了。)
见林如海看着锦盒里的丹药面露疑惑,林祈安开口反问:“爹,您还记得我三岁时,来咱家的那个癞头和尚吗?”
林如海微微皱眉,回忆起往事,沉声道:“莫要信那等妖僧胡说。”
时光悄然倒转回林黛玉三岁那年,一切皆如原著所述,那癞头和尚踏入了林府的大门。
彼时,庭院中繁花似锦,贾敏正笑语盈盈地逗弄着年幼的黛玉。
听闻门子来报,说有个和尚求见。
贾敏素来心善,想着不过是个化缘的僧人,便吩咐将他请入府中,还准备施些斋饭。
可那癞头和尚一见到被贾敏抱在怀里、眉眼如画却又透着病弱之态的林黛玉,神色骤变,脱口而出:“施主,这女娃与佛有缘,不如随我出家,方能脱离苦海。”
贾敏一听,下意识地将黛玉紧紧护在怀中,毫不犹豫地拒绝道:“大师休要胡言,我家女儿尚年幼,如何能出家!”
和尚却不罢休,继续说道:“既舍不得她,只怕她这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贾敏心中一紧,只觉这和尚所言太过荒诞离奇。
可看着怀中体弱多病的女儿,又难免心生忧虑。
毕竟,林黛玉自幼便疾病缠身,寻遍名医也未能根治。
她抱紧女儿,急忙就命人将和尚请出府去。
那和尚却依旧疯疯癫癫,嘴里嘟囔着许多不着边际的话。
此时,正在书房被林如海罚抄书的林祈安,听了小厮的禀报,立刻迈着小短腿,匆匆朝事发之地跑去。
等那和尚见到林祈安后,眼中满是惊愕与不可置信,口中喃喃道:“这……你是哪家的孩子?”
旁边的林伯一边推搡着和尚往外走,一边呵斥道:“你这妖僧,我家小公子和姑娘乃是龙凤胎,你连这都看不出来,还敢自称是能看透命数的高僧?”
那和尚听闻林伯所言,先是浑身一震,旋即迅速调整姿态。
只见他双手合十,掌心相对,他微微低头,眉梢低垂,神色庄重肃穆,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
那声音平和舒缓,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慈悲与洞察。
林祈安见状,急忙跑上前去,拦住要赶人的林伯。
“林伯,您且去准备些斋饭,我送他出去便是。瞧他疯疯癫癫的模样,怪可怜的,说不定见了谁都这般胡言乱语。”
林伯虽心中存疑,但见小公子坚持,也只好依言而去。
那和尚不知看透了什么,盯着林祈安,又喃喃自语道:“变数,竟生出了变数……”
林祈安知晓这和尚来历不凡,便装出一副天真无邪的孩童模样,奶声奶气地问道:“师傅,您说的变数,是我妹妹不用出家也能保无虞吗?”
和尚目光深邃如渊,静静地凝视着林祈安,许久才缓缓开口,声若洪钟却又似从极远处传来:“缘起缘灭,皆在一念之间。此女宿缘深重,本应遁入空门,消弭业障。然变数既生,一切皆已偏离既定轨迹。既不舍她出家,那便随她去吧。”
林祈安强作镇定,继续追问道:“师傅,那我妹妹的病,究竟能否彻底治愈?还有我母亲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