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红楼大忽悠 > 第464章 借题发挥

第464章 借题发挥(1 / 1)

第464章 借题发挥

上位者一句话,往往会被下面无限放大。

面对张云逸突如其来的吩咐,赖大不敢怠慢。

此前,分派差事的时候,张云逸并未提及,显然是遭遇了突发情况,临时起意。

他虽不清楚事情的始末,可张云逸话里的意思,他却是听懂了。

与自家婆娘一合计,又经过一番旁敲侧击,得知张云逸昨夜去过大观园,心下愈发肯定猜测不错。

他们两口子,对于荣国府下人间的复杂关系,了如指掌。

找来林之孝家的,做了一个简单的开场白:“大爷说了,以后园子里的门户,由你负责……”

方继续道:“你挑些个做事稳重,不爱嚼舌根的把原先的都换下来,我这边再看着重新安排。”

不过,虽然心中有所猜测,可小心无大错,只是,考虑到赵姨娘这层关系,他并未大动干戈。

反而,给侍书娘安排了一个,轻松且油水大的采买差事。

饶是他已经尽量照顾,可探春听闻自己被免职,以及这一系列操作,却是面如死灰,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虽说赖大家的打着贾母的旗号,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今的赖家,是谁的马前卒。

她不得不将今日的安排,与昨夜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一旁的侍书却并未注意到她的表情,盯着着前来禀报的自家老娘,脸上隐隐透着兴奋道:“多谢小姐!大爷想必是看在小姐的面子上,才给奴婢娘亲安排了这么个差事!”

探春闻言,方才察觉自己失态,强行打起精神,摆了摆手道:“既是老太太的安排,你以后就用心做事吧!”

她看了眼喜不自禁的侍书,心怀惴惴的同时,也不免赞叹不已。

逸大哥这一手釜底抽薪,着实让人佩服,如此一来,非但斩断了自己的耳目,就连唯一可以信任的贴身丫鬟,恐怕也未必还与自己一条心。

看来,想要找张云逸当面问個明白,只能自己多留心了。

……

张云逸并不关心后续的安排,他只是不想被人监视一举一动,对于探春,他自有一套策略应对,并不关心她是否看破,自己的安排,及如何揣测。

因王熙凤临盆时受了不小的惊吓,虽然已经去了探春的眼线,月子中的王熙凤也不便同房,他却没急着往大观园跑。

而是在王熙凤院里,安安分分的住了几晚。

这一耽误,也到了万寿节。

衙门全体休沐,京城大小官员,世家勋贵,但凡有个一官半职的,家家户户无不张灯结彩。

张云逸也不能免俗,一面吩咐尤氏着手安排,一面让柳五儿去把小戏子们带来。

他虽没参与过彩排,可有柳五儿这个眼线,倒也不是两眼一抹黑。

虽正庆帝哪怕退位,也还是太上皇,不能说人走茶凉,可他也没想过凭借这出戏,就能博得正庆帝的圣眷。

吃了午饭,他来到前院。

冲着小戏子们,云淡风轻道:“去了宫里,也不必紧张,只要按照素日里的去演,不犯错就行!”

十二个小戏子外加乐手,分别乘坐三辆马车,加上张云逸单独乘坐的一辆。

一行浩浩荡荡,赶在午正十分,来到了宫门之前。

皇宫禁卫森严,少不得严加盘查。

不过,这一切自有宫人负责,将小戏子们交给负责安排太监、宫女,张云逸在周贤贵的引路下,来到了大明宫。

与相熟的官员好一通寒暄,约莫到了未时,只听得一声高呼:“皇上驾到!”

“皇上万岁万万岁!”

百官口呼万岁,乌泱泱跪了一地。

“众卿平身!”

张云逸随着众人起身,只见正庆帝端坐龙椅,下首坐着太子秦王。

虽是万寿节,但礼不可废,皇宫夜里还需落锁,说是晚宴,其实从中午就开始。

吃过晚饭,安排的庆贺节目,大约也就结束了。

经过一套繁琐的歌功颂德,随着正庆的大手一挥,舞台上的节目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与前世的晚会并无不同,无非是一些歌舞,戏曲之类的表演。

虽说国风也有国风的美,可张云逸欣赏能力有限,还是更喜欢前世那种穿着清凉,搔首弄姿的舞蹈。对于戏剧,更是听不出唱腔中的区别,只随大流,滥竽充数跟着叫上几句好。

熬到酉时将近,宫人们端上饭菜,他才终于不再无聊,对着桌上的酒菜一通招呼,时不时与谷大寿等相熟之人,遥遥举杯。

许是正庆帝对于他另眼相待,他献的节目被安排在了最后一个。

“求神求神,求亲又求求媒人……”

随着快板声响起,芳官一副玩世不恭的,唱着荒腔走板,经过改编后的求神,出了场。

看到自己安排的节目上台,张云逸也不由抬起头,收敛了大快朵颐,开始留意中央的舞台。

明显是没有上过这么大的舞台,芳官和被调戏的龄官,开始还有些放不开,唱词明显带着颤音。

不过,与此前的那些,在场众人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只能在唱腔上深挖不同,这出唐伯虎点秋香是一出全新的曲目,又是才子佳人这类喜闻乐见的戏码,加上着重在故事性上。

哪怕唱腔稍显不足,声音也透着些稚气,却也引得皇帝和一众官员看得津津有味。

而经过了最初的紧张,小戏子们也渐入佳境。

马马虎虎的经过了前面剧情,待到唐伯虎与对穿肠,对对子的剧情出现,方才达到了高潮。

毕竟,在场的以文臣居多,少不得要卖弄点评一下。

“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死社稷!”

“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

芳官的下联还未对完,只见龙椅上的正庆帝,猛然一拍龙椅的把手,豁然起身,指向了舞台之上。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台上的一众小戏子顿时被唬了一跳,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匍匐在了地上,筛糠似的颤抖了起来。

张云逸也是一愣,却听正庆帝高声道:“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死社稷,看到没!这才是忠臣!”

他环顾了四周一圈,最终将目光停在了张云逸的身上,厉声道:“有的人还说朕过于严厉!江南遭了虫灾,那些奸臣不知反躬自省,反而一个个急着跳出来,污蔑朕,污蔑张爱卿,实在是其心可诛!”

“皇上息怒!”

皇帝盛怒,在场的满朝文武,哪里还坐得住?

顿时惊若寒蝉,跪满了一地。

反倒是,此前跪倒在台上的小戏子们,全部松了口气,甚至还面露惊喜之色。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哪怕她们不懂朝堂之事,也听出皇帝对张云逸的信任。

正庆帝也是借题发挥,江南那些地头蛇倒也罢了,宁王和甄家的关系却是盘根错节。

虽不便明着与皇帝唱对台,却也不乏上书劝谏,皇帝当以宽仁治天下的。

正因为憋了一肚子的气,正庆帝这才借题发挥。

“如今京城周边,亩产增加了多少,你们莫非眼睛都瞎了不成?张爱卿一心为国,却被污蔑成妖言惑众,那些禄蠹,趴在朝廷身上吸血,岂能轻饶!”

余怒未消的正庆帝,继续道:“朕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明儿一早,全部给朕去西苑,好好观摩观摩,看看到底是你们见识有限,还是张爱卿妖言惑众!”

“臣等谨遵圣喻!”

“好了!都起来吧!”

正庆帝发泄了心中的不满,可台上的小戏子们却面面相觑。

虽说,误会已经解除,可被这么一吓,她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

幸而,正庆帝并没有继续的意思,一抬手道:“这出戏朕十分喜欢,来人吶,赏!”

儿女情长哪里比得上家国情怀,更符合他的心意?

在正庆帝看来,这出戏,在这里结束,反倒更加合适,做为皇帝,他说戏唱完了,没完也结束了。

这也是在彰显皇帝的权威。

待赏赐了小戏子们,正庆帝方摆了摆手道:“朕乏了,时辰也不早了,众卿就此散了吧!”

……

(本章完)

最新小说: 亮剑:我带李云龙搞军工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武布中华 替嫁妻子走后,剑尊道心破碎了 穿越农女:开局嫁个病秧子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大唐:开局邀请李二一起造反 布衣权相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三国之风起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