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赴约(1 / 1)

第458章 赴约

“妙!难怪父皇对爱卿信任有加,不愧是国之栋梁!这事就交由你去筹备,待到万寿节后,再推行开来吧!”

“是,殿下!”

张云逸答应一声,又道:“这报纸价格不宜过高,越便宜才越能够吸引人购买,且要在全国刊行,花销不说,只说来回的运送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正好臣与阁老合作了书局生意,不如交由臣与阁老的书局来办,既可以节约人手一举两得,也可以避免劳民伤财!”

他没想到太子对于功德加身的说法,也产生了兴趣,让他哭笑不得。

太子如今不过四十不到,正值盛年,可不像正庆帝,糊弄几年就可以了。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倒不如将错就错,先丰满自己的羽翼。

把报纸办起来,掌握了舆论,也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再笼络一批利益相关的新贵,方算真正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

至于带上谷大寿,一来是避免引起怀疑,二来也是借助他的影响力。

相信以谷大寿的眼界,知道能讨好太子,不可能在乎少赚那点银子。

“好!爱卿果然忠心可嘉!”太子沉吟道,“孤也不能让你吃亏,以后那烧碱的利润,也不必再送来了,就拿来贴补这个报纸吧!”

“能为殿下办事,臣就是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臣又怎么能……”

“好了!”太子抬手打断。

张云逸也不再坚持,转而乘热打铁道:“殿下荣登大宝,臣还有一样东西要献与殿下。”

“哦?什么?”太子被勾起了兴趣。

“铁船!”

“嗯?”太子目光似乎饶有深意。

张云逸连忙解释道:“这铁船不似火车,需要铺设铁轨,只要造出来,便可以与水上通行无碍……”

太子闻言目光灼灼,重重的点了点头,赞许道:“好!此事爱卿先去筹备……”

“臣必定竭尽所能,不叫殿下失望!回去就催促他们日夜赶工,好给殿下登基贺喜!”

此前,他无法判断太子是出于防范,还是真的动了心,故意避开了二圣临朝,功德会加在谁的身上。

这会,确信无疑了,所以,当机立断,暗示太子,临朝以后功德也尽归于他。

当然,最好能够掌握兵权。

王子腾是一个选择,不过,按照原著上的脉络,王家似乎也面临倒台的风险,他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一个奇淫技巧的幸臣,想要结交将领,掌握兵权,还要避免让人起疑,唯有另辟蹊径……组建海军是一個不错的思路。

一来,可以借着铁甲舰与木船的不同,通过技术指导,结交一部分将领。

二来,进可攻退可守,风头不对,也可以带着家眷远遁。

当然,能不到这一步最好,毕竟谁愿意离乡背井?

他一直以为,大夏得天独厚。

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养育了一方水土。

西南的青藏高原,挡住了南方的副热带高压,让江南地界雨水充足。

读过地理的他知道,因地壳运动所致,大陆架的东侧,往往岛屿林立,正因如此,大夏东南沿海遍布岛屿。

没有海权的时候,这些岛屿是封锁的岛链,可一旦掌握了海权,这些岛屿则会让大夏,拒敌于门外,占尽地利,实是区域拒止的利器。

离开西苑,他并未急着返回天工院,而是回了一趟家。写了一封信,让俞禄安排人去江南,送给甄士隐。

信中自然不可能透露太多的隐秘,只说要兴办报社,让他扩大招募的规模,最好抽空回来一趟。

待回到天工院,方召来顾文晖和张成,让他们着手准备,京津铁路的准备工作。

这可不是后世,从扩大炼铁产量,到沿途的路线选择、施工,到铁轨的铸造等等,一系列事情,不一而足。

待到把任务分配下去,天色已经黯淡下来,早已过了散衙的时间。

他这才想起,晚上还约了李纨,匆忙上了马车,回到荣国府。

“饭菜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大爷现在用饭?”

“嗯!今儿晚上我去二嫂子那里,你不必等我,待会儿早些歇息!”

……

因为在衙门耽误了时辰,张云逸回来的稍晚了一些,李纨却是早早吃了晚饭。

“素云!你现在去哥儿那里,晚上就不必回来伺候了,明儿一早给哥儿准备准备,我带他去逸兄弟那里一趟。”

素云非但不疑有它,反而惊喜道:“奶奶终于想通了?”

昨夜撞见,李纨没怎么说话,素云只当她抹不开面子,还想着怎么劝说,这会子听她要带贾兰去见张云逸,又怎么会反对?

“奴婢这就过去,奶奶可还有什么要叮嘱哥儿的?”

“叫他晚上早点睡,你好好看着,明儿可千万别垂头丧气的!”

在李纨看来,这些都是多余的,毕竟,子凭母贵,贾兰也算张云逸的半个儿子,加上今儿晚上她又做足了功夫。

叮嘱这些,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走个过场,也是为了把素云支开。

只是素云问起,她也不得不稍加敷衍:“逸兄弟还要赶着上衙,也说不了几句话,不过是去混个脸熟,精神些也就够了。”

“噯!~那奴婢这就去了!”

素云领命离开,李纨又等了片刻,方才对院里的丫鬟道:“我出去消消食,你们不必跟着了。”

出了稻香村,忽闻大观楼上飘来鼓乐声,她不由面露些许喜色。

虽说红香圃附近地处偏僻,可未必没人经过,有这鼓乐声掩盖,总归多了一层保险。

她左顾右盼,看见四下无人,一路向北,直奔红香圃而去。

张云逸之所以选择红香圃,一来,清堂茅舍知道的人太多,不便再带李纨过去,而这里位于大观园西北角,相对偏僻。

二来,这里离稻香村近,李纨不必招摇过市。

只是,张云逸却忽略了,这里既取名红香圃,无非是培植花草的花圃,一般只在春秋二季,才会有人。

而如今,正是秋高气爽,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花圃内也有几个看守的丫鬟、婆子,住下就近看顾。

眼见着里面透着微弱的灯光,李纨在门前来回转了两趟,见张云逸迟迟未至,终究担心被人看见,一头扎进了红香圃对面的葡萄架内。

……

(本章完)

最新小说: 亮剑:我带李云龙搞军工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武布中华 替嫁妻子走后,剑尊道心破碎了 穿越农女:开局嫁个病秧子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大唐:开局邀请李二一起造反 布衣权相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三国之风起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