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小说则改变了夏真的看法,战争,漫长的,没有尽头的战争,不知道恋人下一刻是生是死,对于活着的,等待的人来说,每一秒都是难熬的,莎文娜的选择是正确的,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她还有自己的家庭,约翰让莎文娜等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不肯告诉她战争什么时候是个头,自己什么时候回来。
对相爱的恋人来说,要求对方等待,本身没有错,但是看不见尽头的等待,就太苛刻了。
在看完整部小说后,夏真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理解莎文娜的决定,“王宝钏十八年苦守寒窑”的等待固然让人触动,但那太傻太傻了,谁也没有资格指责没有等待的莎文娜,因为谁也没有办法想象,莎文娜在等待中每天都过着怎样的日子,恐惧、担心、忧虑、思念、绝望……
就像莎文娜自己说的,你给我一个时间,我一定等下去。
可是谁能估算出战争的时间呢?约翰不能,所以他理解并原谅了莎文娜。
相比小说的残酷,剧本则要浅薄的多,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恋人相爱的甜蜜过程大于战争的无情。
夏真更喜欢小说的结局,不过剧本的结局她也非常欣赏,毕竟每个人心底都期待一个完美的爱情,希望相爱的人历经磨难,可以破镜重圆。
和查宁·塔图姆探讨剧本时,夏真说了自己的观点,查宁非常惊讶,“我以为东方女人不会欣赏莎文娜的做法,事实上我很能理解,若我是约翰,恐怕在战争开始我就会对莎文娜说分手,尽管我非常希望她等我,但让一个妙龄少女没有尽头的等下去实在是太混蛋了,我想约翰从来没有怪过莎文娜,最初他不理解只是失望,了解真相后,他只会痛恨战争。”
说完,查宁举起剧本,模拟酒桌碰杯的动作,“为我们和平生活干杯。”
夏真笑了,她也举起剧本,和查宁的剧本碰了一下,“干杯。”
***********
因为两位主演不约而同研究了原作,并在思想上打成共识,电影拍摄过程非常顺利,查宁是个非常放得开的演员,剧组开始有一场沙滩戏,在海边冲浪的约翰,第一次见到和朋友去沙滩玩的莎文娜,莎文娜的包掉进海里,约翰毫不犹豫跳下大海帮莎文娜捡包,两人因此相识。
这场戏要求查宁·塔图姆全身只穿一条沙滩短裤,查宁听到导演要求,毫不犹豫扒掉衬衫,秀出精壮的肌肉,无论是秀胸肌还是秀腹肌都毫无压力,沙滩上不少女人发出尖叫,甚至拿出相机,对着查宁·塔图姆拍照,查宁甚至饶有兴致冲片场外的围观群众招手,当然,他收获了一竿女性粉丝的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