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百姓心情的转变(2 / 2)

他伸出枯瘦、带着老人斑的手指,一枚一枚地捻起,凑到眼前,翻来覆去地看,对着光仔细辨认那模糊的轮廓和字迹,指腹在凹凸不平的钱面上反复摩挲,试图感受那细微的厚薄差异。

每捻过一枚,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就绷紧一分,眉头拧成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啧……这枚边儿毛了……这枚字口浅得都快没了……这个声音听着发闷,怕不是掺了铅锡……”

他嘴里不住地低声嘟囔着,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挑拣铜钱,尤其是辨识那些磨损严重或来路不明的劣钱,是件极费眼力、心力的事。

他年纪大了,这活计做起来更是吃力。

排在柜台前的妇人抱着个沉甸甸的布包,里面是她熬了几个通宵赶出来的绣活——几方精致的帕子和一个婴孩用的虎头帽。

她看着老掌柜慢如蜗牛的动作,又低头看看怀里饿得有些蔫儿的孩子,脸上写满了焦灼,却不敢催促,只能徒劳地用脚尖轻轻点着地面。

“掌柜的……您看……”妇人终于忍不住,声音怯怯的。

“急什么!”陈掌柜头也不抬,没好气地回了一句,语气里带着被繁复辨认搅扰出的烦躁,

“钱货两清,马虎不得!这铜钱的事,差一丝一毫都是麻烦!”他又捻起一枚铜钱,凑到鼻子前嗅了嗅,仿佛想从金属的气味里分辨真伪。

妇人只得闭上嘴,把孩子往怀里又搂紧了些,眼神黯淡下去。

就在这时,铺子门口的光线被一个高大的身影挡住。

一个风尘仆仆的行商大步走了进来,肩上挎着个不小的褡裢。

他显然刚从城外进来,带着一身尘土气和赶路的疲惫,脸上却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掌柜的,来两斤上好的桐油!要快!”行商嗓门洪亮,带着南方口音。

陈掌柜这才从铜钱堆里抬起头,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看清来人,脸上习惯性地堆起生意人的笑容:“好嘞!客官稍候!”他转身去油缸边拿提子。

妇人松了口气,以为终于轮到自己。

却见那行商看也没看柜台上摊着的铜钱,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叠青鸾纹的“临渊宝钞”,抽出一张面额合适的,啪的一声,干脆利落地拍在柜台上:“给!”

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陈掌柜拿着提子的手顿住了。妇人抱着孩子,也愣住了,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张簇新的宝钞吸引过去。

陈掌柜放下提子,拿起那张宝钞。

他的动作与方才捻铜钱时判若两人,不再需要凑近细看,不再需要摩挲掂量,更不需要听声辨音。

他只是习惯性地扫了一眼宝钞上清晰的“壹佰文”字样,右下角是临渊城独特的、带着防伪暗纹的朱红印鉴,以及纸张本身特有的挺括韧性和油墨光泽——这些都是城主府反复宣传、早已刻入人心的特征。

“嗯。”陈掌柜从喉咙里发出一个短促的音节,脸上的皱纹似乎瞬间舒展了不少。

他再无二话,手脚麻利地灌好两斤桐油,用油纸包好,麻绳扎紧,稳稳地递到行商手中。

整个过程,快得让旁边等待的妇人有些恍惚。

最新小说: 护国十年后,举国上下将我驱逐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大周第一婿 明末隐龙 带物资系统穿成极品亲闺女 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偷偷告诉你,我是大汉皇太孙 两京十五日 有情有义逍遥七皇子 饥荒年成军户,开局领异瞳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