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建拱手领命:“喏!”
……
之后的几日,两军相安无事。
钟会这边忙着砍木头,为搭建浮桥做准备。
姜维这边,则在让神臂营的士兵们,继续加强对神臂弓的熟练度。
而刘谌的诏书,也终于在历经艰辛后,到达了汉中郡沔阳县,也就是汉城。
汉城护军蒋斌,把诏书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玩意竟然是真的?
坚守汉城这段时间以来,成都府方面几乎就没有消息传来。
蒋斌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邓艾奇袭阴平,兵临成都,投降之论,甚嚣尘上。
但皇帝究竟有没有投降,蒋斌是真不知道。
他也曾经派人出去打探过,可那时候的剑阁外面,是钟会的大军,完全堵死了打探消息的渠道。
不过这也同时表明,大将军姜维还在抵抗曹魏,大汉还没有败!
这也给了蒋斌继续坚守汉城的底气。
直到前些日子,城中来了一位曹军的使者,告诉了蒋斌一个“噩耗”。
自己的亲哥哥蒋显,叛国投敌,导致剑阁沦陷。
夏侯霸、张翼二位将军,以及上万的蜀汉士兵,壮烈殉国。
使者希望自己跟哥哥一样,识时务,投降曹魏,为汉城的百姓,换取一条生路。
使者还表示,只要他愿意投降,钟会将军不会追究他抵抗之罪责,还会善待城内的所有人。
蒋斌不相信,偷偷派人去剑阁打探。
结果发现,剑阁的城墙上,悬挂着的,是曹魏的旗帜。
得知消息的蒋斌,有种天塌了的感觉。
剑阁一旦沦陷,挡在成都府跟前的就只有一条梓潼江。
虽说曹魏兵卒不善水战,可梓潼江毕竟不是长江。
而且正面突破不了,还可以绕路去东广汉郡,从成都府的东面发起最后的进攻。
姜维手里只有一万多兵马,根本没办法阻挡钟会。
唯一能做就是固守成都。
这可还有什么意义呢?
守几个月,最终的结果,不还是亡国吗?
这时候的蒋斌,坚守汉城的心已经动摇起来。
支撑他没有投降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大将军姜维,还没有降。
如果那天收到了姜维投降的消息,自己就真没有必要在继续坚持下去了。
可是蒋斌万万没想到,自己没有等来姜维投降的消息,却等来了新皇帝的诏书。
通过这份诏书,蒋斌也终于知道,过去这段时间的成都府,都发生了什么。
向来不显山不漏水的北地王刘谌,竟然阴养了一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军队。
这支名为忠孝军的队伍,不仅在成都府外大破邓艾,还帮助刘谌,登基称帝!
刘谌登基称帝后,对曹魏的态度,跟他爹刘禅有着天壤之别。
一个是贪图享乐,不仅对北伐没什么兴趣,甚至就连曹魏大军压境,他都不以为意。
另一个则是昭告天下。
宁可战死守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
甚至还御驾亲征,亲自镇守梓潼县。
同样是先帝的血脉,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