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问他:“齐修撰?”
他才意识到自己正死死抓着手里的稿纸,将纸张抓皱。
收回将要递过去的诗文,对刚才过来的小太监说:“还请稍等,下官要重写一下。”
太监点头退后。
御前的太监唱道:“百官行礼!”
所有人出列到地上的红毯上下跪行礼,齐珣双膝跪下,百官行三跪九叩之礼,他亦在其中。
第77章
萧翀乾说:“诸位爱卿请起。”
他带着檀华在主位坐下, 檀华看下首的官员,里头的人她认得一些老臣,至于比较年轻的, 有一些她能从一些人的长相里辨别出他们的门第,更多的就是纯粹生面孔, 陌生人。
不过其中也有个眼生却认识的人, 正是齐珣, 齐家的四子, 他的几个兄长都在朝为官,几个叔叔伯伯也是, 朝里朝外姓齐的人不算少。
檀华见过齐四郎的几位哥哥,齐家大郎和二郎入仕早,那时候萧翀乾在朝政上比较用心, 她也经常在定坤宫里玩闹, 皇上偶尔在定坤宫里见臣子, 她曾见过齐珣的大哥和二哥,至于他三哥,在洛京做了两年官,后来去了哪个州县做官,好像也回来过, 总之记不清了。
现在齐珣和别人一样,正在低头执笔作文。
檀华看过这些人, 将目光收回来,她听柔贵妃讲过,萧翀乾爱诗文, 从前每逢有什么节日,或是有什么事情, 都会在臣子里让一些文笔较好的人写诗,或是作画。
就算来有事情求萧翀乾,把奏折里的文章写得漂亮些,萧翀乾也会多一些耐心。
在檀华的记忆里,其实萧翀乾和柔贵妃很少出行。
在下面收文章的太监先送来几张写好的诗文,接东西的一个一身红色袍子的中年男子,他从太监手里接过文章,大致检查一下,交给皇上,说道:“一共十七张诗稿,请陛下阅看。”
诗稿交到萧翀乾面前,萧翀乾低头翻看,他看这些文章的时候不管时间过得快还是慢,半点不急,看完一张再看下一章,过了一会儿,看完这几张诗稿。
将稿子递给檀华,说道:“朕从中选了两篇,永寿也看一看,觉得哪几篇最好。”
檀华接过文稿,也和萧翀乾一样慢慢看上面的诗文,最先看的是字,这些文人大臣的字写得各有各的好。
再慢慢看上面的文章。
文稿左侧写着人名。
其中写作第一个好的就是齐珣,对方这篇文疏朗快活,富有生气,不失气势。
文字是无辜的,这是一篇好文章。
檀华再往下看,朝中诸人,尤其是文臣,若不是世家子弟,便是科举上来的学子,左右都是文学素养极高,对这些人来说写诗比种花简单。
剩下的文章多半还是不错。
檀华将自己挑选出来的诗文放在一边,说道:“儿臣看来这三篇文采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