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她一人抱着瑶琴轻抚,排解着心中的憋闷。
舒凌自宴席离去,酒后燥热,起了闲心在入夜的宫道里吹风散步,意欲消减些酒气。
听得断断续续的琴音,她蹙眉顿足,疑惑道:“宫里可还有未被清退的妃嫔,郁郁寡欢的吟弄风月?”
红鸾赶忙回应,“回陛下,绝没有了,婢子着内侍省将人悉数打发去了寺院。”
“何人抚琴,去看看。”舒凌面露嫌弃,吩咐红鸾循着声音去寻。
红鸾带着人快步前去,走到发声处的墙外,抬眼望见“清风阁”三字,她伸手将人制止了,“不必往前。”
回身离去,红鸾复命,“陛下,是苏侍读。”
第19章 小尼
浓云漫过玉津,九天星光寥落。
舒凌负手立在宫墙下,一曲足够伤怀的琴音拨弄着她酒后敏感的心绪。
听得红鸾的回话,舒凌凤眸半觑,愤然拂袖离去,丢下一句话:“将人发去寺院。”
红鸾怔愣当场,苏韵卿又不是妃嫔,小小年纪把人丢去那地方,青灯古佛的,如何受的住?
圣命难违,哪怕是带着酒气,也只得照做。
当晚,茫然的红鸾领着人入了清风阁,将同样茫然的苏韵卿送去了后妃们养老的皇家寺院。好在红鸾念旧,没给人剃度。
翌日,昔日当红近臣被送入佛寺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萧郁蘅知晓后,生出一股子由衷的悲戚来,作势就要往宣和殿去给人说情。
乳娘清醒,将人拦了:“殿下三思,苏姑娘隐忍数月,你二人不曾相见。日后的事难说,若她有起复的福气,不需你劝;若她没有,你去了反倒让数月苦心白费,陛下疑心再起,于她的处境更是火上浇油。”
萧郁蘅顿觉无力,颓然地瘫坐在蒲团上,“乳娘,在你们眼里,我是不是很没用?”
乳娘瞬间怔住,赔笑开解道:“哪儿的话?殿下多虑了,整个千秋殿的人,都指望着殿下。就连苏姑娘,该也是念着您的。”
萧郁蘅眼底闪过一丝小火苗,低声道:“是啊,我说过,要护着她的。乳娘,去做碗酪浆,我要读书了。”
后来的两个月,萧郁蘅格外乖觉懂事,夫子频频夸奖于她,令舒凌心情大好。
八月初十是舒凌母亲的寿辰,萧郁蘅一早盘算好了,与乳娘定了个计谋,买通了钦天监一个小官,劝诱陛下往皇寺祈福斋戒,为母祝祷,孝感天地,可保国泰民安。
帝王于这些事,一般都是宁可信其有,只要财力允许,便会顺应操持。舒凌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