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作为正宫,自然第一个上前。她身体虚弱,动作有些迟缓,在宫女的帮助下,用银勺杳起一勺玉盏羹放入御前的玉碟中。旁边的司礼太监高声唱喏:“皇后娘娘为皇上添寿:龙凤呈祥,天下皆顺,岁岁今朝!”
皇后对着皇帝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昭衡帝也对她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接着是丽贵妃。她上前杳起一勺金玉满堂。司礼太监唱喏:“丽贵妃娘娘为皇上添寿:金玉满堂,富贵吉祥,荣华永享!”
然后是易妃。她姿态优雅,不疾不徐,夹起的是一块山珍。唱喏声起:“易妃娘娘为皇上添寿:江山永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轮到水仙时,她夹的是石榴糕。唱喏声响起:“水仙贵人为皇上添寿:百子石榴,子嗣绵延,子孙昌盛!”
添寿仪式庄重而漫长。
待所有妃嫔都添过寿,众人再次齐声贺寿,说了许多吉祥话,这才依次退出乾清宫。
昭衡帝前朝和京城还有诸多庆典仪式需要亲临,很快也起驾离开。
紧接着,众妃嫔又移步慈宁宫,向太后请安贺寿。
太后兴致缺缺,略坐了坐,受了礼,说了几句场面话,便也面露疲态地让众人散了。
这一通折腾下来,待水仙从慈宁宫出来,已近午时。
她刚走出宫门,便被一个面生的宫女拦下。
“水仙贵人请留步,皇后娘娘请您移步坤宁宫一叙。”
坤宁宫,本是后宫最尊贵所在,乃是皇后的寝宫。
因皇后常年养病,宫门时常紧闭,透着一股沉寂。
水仙被宫女引入内殿,闻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皇后斜倚在铺着厚厚锦褥的凤椅上,脸色比早上更显苍白,不时压抑地低咳几声。
“给皇后娘娘请安。”水仙恭敬行礼。
“快......咳咳......快起来,赐座。”皇后声音虚弱,强打起精神,示意宫女给水仙搬来绣墩。
“谢娘娘。”水仙小心坐下。
皇后看着她,目光温和:“本宫虽在深宫养病,但也......咳咳......也隐约听闻,近日丽贵妃那边......似乎对你有些误会?让你受委屈了。”
水仙连忙垂首:“娘娘言重了,些许小事,不敢劳娘娘挂心。”
皇后轻轻叹了口气,用手帕掩了掩唇:“这后宫向来如此。你既得圣心,便以服侍皇上为主,旁地......不必太过介怀......咳咳咳......”
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她的话,宫女连忙上前为她抚背顺气。
好一会儿,皇后才缓过来,脸色更白了几分。
她摆了摆手,让宫女捧过一个玉盒:“本宫身子不济,自你封贵人后,还未曾召见过你。这对麒麟玉摆,是本宫的一点心意,寓意麒麟送子。望你......早日为皇上开枝散叶,绵延后嗣。”
水仙心中微动。上一世她与皇后接触极少,只知她体弱,却不知她竟是如此宽和温柔之人,在自身病痛缠身之际,还记挂着一个低位妃嫔,并送出如此寓意深长的礼物。
她郑重接过玉盒:“谢皇后娘娘厚赐,妾身感念娘娘恩德。”
又说了会儿话,皇后体力不支,才让宫女送水仙离开坤宁宫。
水仙回了坤宁宫也得几时清闲,她为夜晚的万寿家宴做准备。
当天酉时,万寿节家宴在宝华殿举行。
后宫众妃齐聚一堂,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太后依例出席,象征性地坐了片刻,受了皇帝和众人的敬酒,便以精神不济为由,在宫人簇拥下离席了。
没过多久,皇后也支撑不住,脸色苍白地向皇帝告罪离席。
她的离去在意料之中,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然而,皇后一走,宝华殿内的气氛似乎悄然一变。
少了正宫皇后的压制,妃嫔们的心思瞬间活络起来。
丽贵妃和易妃的目光在空中碰撞,暗含争斗。
丽贵妃率先起身:“皇上,臣妾为贺皇上万寿,特意寻来一支西洋乐坊,其音律乐器皆与我朝不同,甚是新奇有趣,请皇上赏鉴。”
昭衡帝颇有兴趣地点头:“爱妃有心了,准。”
很快,一群金发碧眼、穿着奇异服饰的乐师鱼贯而入,手持各种造型古怪的乐器。一阵从未听过的、节奏明快又带着异域风情的乐曲响彻大殿,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果然新奇无比。
殿内众人都被吸引,连昭衡帝也听得频频颔首,面露愉悦之色。
一曲终了,掌声四起。
昭衡帝龙颜大悦:“好!赏!贵妃有心了!”
丽贵妃得意地谢恩,起身时,目光挑衅地看向对面的易妃,仿佛在说:看你的了!
易妃丝毫不慌,她仪态万方地起身:“皇上,丽贵妃妹妹的西洋乐坊果然新奇。臣妾不才,也为皇上准备了一份贺礼,乃是我大齐祥瑞所显,天佑吾皇!”
“祥瑞?”昭衡帝果然被勾起兴趣。
易妃轻轻击掌。
只见三个身强力壮的小太监,吭哧吭哧地抬着一块被锦缎覆盖、看着就分量不轻的物件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大殿中央。
众人纷纷好奇地看了过去。
当看清那物件的轮廓时,水仙的眉梢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这轮廓,竟给她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前世,她好似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