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复山河 > 第三百三十七章、使团案

第三百三十七章、使团案(1 / 2)

鸿胪寺衙门。

“安南国派过来的使臣,就是你们几个?”

温思远漫不经心的问道。

作为鸿胪寺卿,他接待过的番国使团数以百计,早就总结出来了一套经验。

对番国使臣越是客气,这些人越喜欢蹭鼻子上脸,容易在京师惹出乱子来。

反倒是冷着脸接待,更容易让他们敬畏。

所以每次有番国使团抵达,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敲打这些人,教他们懂京师的规矩。

如果有人不听劝,硬是要跑出去惹事,大虞律也不是吃素的。

藩属国可没资格,向大虞要治外法权。

“回上差的话,正是我等!”

老者躬身回答道。

在升龙老家的时候,天高皇帝远,随便怎么吹牛逼都可以。

进入大虞京师,还是规矩点儿好。

因为不守规矩,被大虞嘎了使臣,也不是一个两个。

“哼!”

“你们好大的胆子!”

“前任安南王病逝,未经朝廷批准,安南世子就敢擅自登上王位,可曾将我大虞放在眼里?”

温思远厉声质问道。

藩属国王权更替,大虞拥有非常重的话语权。

新王只有获得了大虞皇帝的册封,统治才具备合法性。

考虑到国不可一日无主,早继王位才能绝了其他人的小小心思,大虞一般也不会在这上面较真。

主要山高路远,以现在的通讯效率,藩国发生的事大虞也没法第一时间知道。

真要严肃处理,那么多藩国,大虞每年都得对外用兵。

不过这次情况例外,事先有人打了招呼,要他好好招待安南使团。

朝中大佬的面子不能不给,这才有了职权范围内的刁难。

“上差,我们冤枉啊!

我国只是暂代王位,主持国中事务,绝对没有不敬之意。”

安书怀急忙解释道。

对宗主国不敬,可是要命的重罪。

尽管安南早就脱离了大虞控制,安南王在国内更是自称大越皇帝,但这些不能拿到台面上说。

历代安南王叫嚣北伐的不计其数,真正敢付出实践的,却没有几个。

顶多就是到了朝贡的时候,找借口敷衍了事。

像王权更替这种大事,还是要找大虞皇帝册封的。

没有这道合法手续,王位就不会稳固。

哪天手下人造反,就是现成的借口。

说话间,安书怀迅速将一叠银票悄然递了过去。

这是历届使臣总结出来的经验,遇上了麻烦就送钱,喂饱了大虞官员,后续的麻烦就不是麻烦。

“罢了!”

“念在你们懂事的份儿上,这次的事,本官就替你们担待了。

把国书拿出来,本官明日上奏陛下,给安南王请封。”

看在银票的份儿上,温思远笑呵呵的说道。

随着大虞朝的日渐衰落,前来朝贡的藩属国使团也在减少,导致鸿胪寺的收益急剧减少。

在这种背景下,对待金主,自然要和颜悦色。

“温大人,我们刚进来,一应行李就被衙门差役代为保管。

国书也在其中,您看?”

见温思远态度缓和,安书怀的胆子也大了不少。

不动声色的给告了一状,把之前受到的委屈宣泄了出来。

“混账!”

“下面人真不懂事,怎么能够这么粗暴的对待使臣。

安大人你放心,此事本官自会还你们一个公道。

朱七,赶紧让下面的人把国书送过来,还有使团的行李一并发还。”

温思远当即下令道。

不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在演戏。

想要唱好戏,红脸和白脸都需要有人扮演。

训斥下属,无非是对使团的安抚。

真要进行治罪,那就是直接惩罚,而不是不痛不痒的一句混账就完了。

“属下遵命!”

说完,站在他身后的朱七,立即转身去了后院。

“当不得大人如此,诸位差役也是按规矩办事。”

意识到情况不妙,擅长察言观色的安书怀,当即进行了补救。

“无妨,规矩也要讲人情。

不过安大人既然开了口,那么此事下不为例。

愣着干什么,不知道上茶啊!”

温思远话锋一转,对门外的小吏训斥道。

见到这一幕,一众使臣憋的满脸通红。

安南最近这些年不安分,同大虞关系不好,在来之前他们就知道这次过来会受到刁难。

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大虞官员做的这么过分,连戏都懒得演。

如果不是看在银票的份儿上,在鸿胪寺衙门,他们连一杯茶都混不上。

正在气氛尴尬之时,朱七恰好把国书带了过来。

“大人,这是安南国书。”

随手接过文书,打开内容一看,温思远瞬间脸色大变。

其他内容没有问题,唯独安南王世子的自称,变成了大越皇帝。

“混账!”

“如此大逆不道,这是欺我大虞无人啊!”

“来人,将这群逆贼打入大牢,听候陛下发落!”

尽管觉察到了国书内容不正常,温思远还是第一时间做出了决定。

天无二日,这是原则性问题。

安南人敢以大越皇帝自居,这是没把大虞放在眼里,属于严肃的政治问题。

甭管是粗心大意书写错误,还是安南人有意为之,作为鸿胪寺卿他都必须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护大虞天朝上国的地位。

“温大人,我们冤枉啊!”

见差役过来抓人,安书怀一行人急忙喊冤道。

他们着实搞不明白,自家的国书怎么和大逆不道扯上了关系。

在来之前,他们特意咨询了国中大儒,对遣词造句逐句分析。

确保万无一失之后,才书写成文盖印封装的。

“冤枉?”

“叫屈的话,回头到诏狱中和锦衣卫说吧。

早就听说你们安南国不安分,时常以大越帝国自居,看来传言不虚啊!”

温思远没好气的说道。

安南人是不是冤枉,他才没那么关心,关键是必须撇清自己的关系。

早知道这些人,如此能捅娄子,刚才就不该收他们的钱。

好在衙门中都是自己人,只要大家统一口径不承认,安南人的话也算不上证据。

“温大人,那些都是误会!”

安书怀急忙解释道。

内心深处,此刻他已经慌的不行。

最糟糕的局面,终于还是出现了。

相比流言蜚语,最怕的还是传言属实。

安南的官方文书上,一直都以大越帝国自居,这是公开的秘密。

以往的时候,大虞朝只是假装看不见。

毕竟,一旦较了真,那就要出兵。

朝廷财政困难,没有余力为了面子,就挑起一场大战。

权衡利弊之后,大家默契选择了装聋作哑。

不过再怎么装,也不能让人上门打脸。

国书上面出现了大越皇帝,这就是在挑战皇权的神圣性,朝廷必须要做出反应。

理智告诉温思远,自己在不经意间,陷入了一个大麻烦中。

一旦消息泄露出去,朝野上下必定群情激奋,要求严惩安南国。

最新小说: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全家殉国,我屠尽天下又何妨 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红楼:我,贾环,抄书百倍奖励! 吾父嘉靖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