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吃完后, 周父到杂物间拿出犁耙耖放到牛车上,今天家里人一起下田整地。
周铭和周卓把松动的农具给修好,拿齐农具放到牛车上。
禤文乐拿水囊到厨房灌好热水, 又去房里拿了布巾等下用来擦汗。
等都拿完东西便走去地里,田地离家不是很远, 一路上碰上了很多也是要下地的村民, 大家纷纷招呼。
“广子听说你家刚买了地?”
“是啊,我也听说了买了几亩啊?”
周父笑着说:“没有多少就两亩普通的田地,这不家里人也多起来了便想着多种些粮食。”
旁边人听到也点头, 周家两个小子确实也到了年纪, 以后家里人会越来越多, 不买地多种粮食怕是不够吃, 不过又想到周家镇上还有个铺子那也没事,大家又说起其他的事。
一位汉子问道:“你们说那学堂什么时候开始建啊?”
“村长说是得等到春耕后呢。”
“这样啊, 那还有段时间。”春耕才刚开始。
这件事这两天在村里也是时常被人提起, 那天早上周父被叫去村长家便是说的这个事。
村里如果有什么大事一般都会先支会村里各户当家的先来商量, 最后才集中和村里人说明。
那天说的是有位老爷准备从府城迁到上水村居住,已经差人来在村东买好地了, 房子预备就建在那里。
村长还说那位老爷买了个山头打算建山庄,上水村附近有好几个山头, 都不是很大的那种,但要买下也得好几百两。
说到这和村里人关系其实还不是很大, 主要那都没他们什么事,大家一脸平静最多心里感叹下对方的大手笔,有的人还和旁边的人唠起磕来。
一位大叔说道:“村长你大早上的让大家来,说的就是这个?”
“是咧,就这事儿,我还赶着回去下地呢。”
村长扫了眼说话的两人,看着大家淡然的神情,缓缓说出了最后的重要消息。
“那位老爷的人还说了要在村里建个学堂,到时村民们都可以送家里娃娃来念书识字,而且束脩减半。”
听到消息的众人浑身一震,满脸惊喜,齐刷刷地看向村长,连连问村长此事是否属实。
村里是没有学堂的,读书人这十几年来村里也是没出过。
附近几个村子就九里岭有个学堂,那学堂还是一位老秀才办的,有些年头了,附近村子的人家要是送得起的话,一般就是把娃娃送到那里读几年识些字。
如果这事儿是真的,村里有了学堂而且束脩减半,那以后村里娃娃能识字的就多了,没准还能出个读书人,以后不用那么辛苦,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找门活计也容易些那日子就好过多了。
和村长反复确认属实后,大家便叽叽喳喳地和旁边的人说了起来。
村长姜桨看着他们一个个的咧着嘴,欢欣若狂地你一言我一语,就站在那里等他们高兴的当儿过了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