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知是贵妃本人尊驾到了,李耿领着府里诸人连忙跪下扣头请安。这时彩莲上前扶起李耿,只杜氏单单跪着,稍显了尴尬。待得凤撵进了大门,方才有人来告,请杜氏与两公子起身来。
到了中堂前,彩莲与鸳鸯跪请茱萸下撵更衣,此时太监都去了府外候着,又有宫女拿了一应饰物来。这院中早已不似当年那般萧索,只见着各色花灯灼灼,皆系细纱扎成,一看便知出自巧匠之手。中堂前又多挂了一副牌匾,上头写的是“仁人妇德”四字。
茱萸进了更衣处,换了身金色琉璃挂珠的裙子,一时见这园中百花争鸣,香氛缭绕,处处都是灯火交映,这细乐喧哗之声,说的便是这府里的荣华富贵了。
茱萸想起当初大雪的日子,老忠在这中堂前受罚的情景。又想起李婵在时,两人在院中嬉戏的光景,一时心下感慨,不胜悲伤。
再看这中堂以外,池中荷荇凫鹭诸灯,亦皆系螺蚌羽毛做就的,上下争辉,水天焕彩,真当是纸醉金迷之像。想当年,这李耿因言获罪,忠棣府人人避之不及,哪里又想得到如今如此富贵奢华,茱萸心下默默叹了一声,一度落了泪下来。
李耿见了,也是悲从中来,只是强忍着道,“娘娘当日进了宫,便不曾得见,这好不容易回娘家一趟,怎就哭哭啼啼起来了,这可万万使不得。”
杜氏忙上来劝解,“娘娘可莫哭了,这妆都得花了。”
杜氏一边说着,李原吉与李威忙上前又见了礼。
茱萸扫视了一番,问道,“应氏怎么不在?”她问的便是李婵生母,如今还在偏院住着,今天这样的事儿,也无人唤她。
杜氏忙道,“那应氏也无位份,怕是来了要唐突了娘娘,因而未敢让她擅自入内。”
茱萸冷笑了一声,“是怕唐突了我,还是怕你自个瞧着心烦?”
杜氏忙跪下道,“娘娘明鉴,真当是碍着规矩,未有圣旨,臣妇也未敢轻举妄动呀。”
茱萸也不理会,只命着彩莲,速去将应氏请来。
待得应氏到了,茱萸细细瞧着,这两鬓早早便是花白,面上也都是细细的褶皱,但仍能从面上瞧出李婵的影子来。茱萸忙命着给应氏看座,又让杜氏在在一旁站着也不理会。
此时又有李原吉与李威等在帘外叩首问安,茱萸只冷冷问了两句客套话,便不再多言。
李耿含泪道,“这往日田舍之家,粗盐布帛,虽然日子苦一些,可也是得天伦之乐,一家人齐齐整整,看着也好;如今虽是富贵,却只能骨肉分离,为人父者,终究觉得是毫无意趣了。”
茱萸动然,亦哽咽道,“自入了宫,便日日挂念着爹爹。听闻爹爹昏迷,更是心下焦急,恨不能这病痛,都且往我自个身上来。”
李原吉亦上前道,“想来,微臣等也是草芥寒门,与那普通的鸠群鸦属也无甚区别,哪里又晓得,今日会有凤鸾之瑞象降临。如今歆贵妃娘娘,上承天恩,下昭祖德,娘娘品行,皆是集合了山川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咱们李家的列祖列宗,也深为娘娘自豪,想来在黄泉之下也是安慰。如今皇上准了娘娘回家省亲,也是天大的恩德,臣等便是肝脑涂地也无以为报。在此遥祝吾皇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
茱萸听了,心下不住冷笑,这李原吉的一张嘴,还是这般能说会道。只是往日仍在府中之时,他又何曾这样阿谀奉承过,若是少些责骂,倒真是万万求不来的幸事了。
想及这些,茱萸又道,“你如今既是如此逢迎于本宫,那本宫便再给你传条旨意可好?”
李原吉一听,以为是有加封的圣谕来了,满面喜色跪地道,”微臣接旨。”
2 第一百零八章 省亲(二)
茱萸只笑笑,“只两句话,你若是将那江洋大盗蟾儿交出来,那便只多是打折你另一条腿。你若是不交,那今日便交由顺天府尹一道处置了。这孰是孰非,你且自个掂量掂量,也莫说我不顾这兄弟姐妹之情。我能替你兜着,等到今日省亲之时才提,已是皇上天大的恩德了。”
李原吉忙躬身道,“这说明蟾儿?微臣全然不知,全然不晓啊,莫不是有心人,在娘娘面前说了什么,有意里间我等兄妹呀。还望娘娘明鉴。”
“本宫自是明鉴了,方才有那头那番话,你若再执迷不悟,一定要本宫命人去里间搜出来,可别说本宫未提醒你,只怕是你的脑袋也保不住了!”茱萸厉声斥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