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完《金刚百炼身》这本功法之后,陆承安甚至还腾出了一点时间,将千字文也抄录了下来。
一千个字,整整齐齐。
作为蒙学识字的重要典籍,千字文的意义其实非常重大。
因为除了识得这一千个字之外,其内容还涵盖天文史地、飞禽走兽、农业知识、道德规范、成语谚语等多方面的学问。
对于稚童启蒙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曾一度被列为千古奇文。
陆承安之所以要抄录这些经典典籍,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那卷玉简既然名为文脉传道宝典,其最大的作用自然就是为了传道。
而传播文道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自然是开办学堂。
开办学堂就要有教材,这些经典典籍便是最好的教材。
从稚童启蒙到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无所不有。
而且不只是儒家经典,陆承安上一世身为国学教授,看过的古代经典典籍那可是数不胜数。
儒、墨、道、法,甚至还有佛经等等,不一而足。
而且因为玉简的原因,这些只要是被他看过的典籍,如今他都能一字不差的回想起来。
只不过相对来说,他在儒学上的研究更为深刻一些。
等将来开办学堂,根据弟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说不定还能开启这个世界的百家争鸣。
当然,那是后话。
现在,他要做的是温故而知新,把这些经典反复琢磨,吃透。
另外再掌握一定的自保能力。
才能开启下一步的计划。
抄写千字文还有一个目的,那便是试验抄写上一世的典籍会不会增加文道气运。
一千个字不多,全部抄写下来也并没有花太长时间。
等‘谓语助者,焉哉乎也。’这最后八个字写完,陆承安便把注意力放在了玉简上。
果不其然,因为开启神通而消耗一空的文道气运,再次增加了。
而且这一次增加的点数跟上次他抄录《小学》获得点数一样,也是十点。
这一次,陆承安毫不犹豫的花了六点气运点将九品修为点满。
然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文道八品修士。
浩然正气再次蜕变,变得更加凝实,更加具有圣贤浩然之意。
他的头脑也变得更加清明。
五感大增,对于脑海中那些经义的理解也更上一层楼。
不仅如此,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也变得有力了许多,充满了活力。
浩然正气虽然对于体魄的淬炼并不明显。
但却能给陆承安带来光明向上的生机,让他的身体潜力不断地增厚。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陆承安甚至觉得自己似乎变得更聪明了许多。
很多问题,思绪一转便能理得一清二楚。
适应了自身的变化,陆承安缓缓睁开眼,有些欣喜。
修为到了八品,他的落笔惊风雨神通自然而然的水涨船高。
此时此刻的他,才算是勉强有了一些自保的能力了。
第二天一大早,陆承安被一阵敲门声吵醒。
起床拉开门,是大哥。
“该起了,先热热身子,热透了身子再练功。”
陆承安麻利的收拾好自己,跟着大哥来到院子里开始热身。
与陆承安想象的热身方式不同,大哥教的热身方式竟然是挨打...
其实也不算是挨打,应该算是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