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泽林犹记得墨珣小时候那个少年老成的模样,现在看到阿豨,倒也不觉得又多违和。
赵泽林令姆爹将阿豨抱到安福院的其他房里,只说这么晚不要送回去了。而刚才越国公对着阿豨数绵羊,也确实是个法子,就让姆爹照着学,将阿豨哄睡了先。
赵泽林原就是故意不想管越国公,要让越国公知道一下带孩子的难处的。但总归还是舍不得阿豨,这才在一旁看着。
也不知现在,越国公是否已经意识到带孩子是个苦差事了。
*
雅砻与大周的局势是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或大或小,或好或坏。
两国都意识到战争时间越长,对于两国都十分不利。现在不单是在看两国之间的军事能力,而是看两国之间的综合国力了。
雅砻甚至直接放出话来,要在短时间内覆灭大周。
牵复帝听到了这样的话,自然心生不悦。从气势上不能输,牵复帝干脆也放出话去,说是要将雅砻收归大周版图。
但是事实上,任谁都知道这场仗不能再往下拖了。
国库已经要被掏空了。
牵复帝意识到了这点之后,也就不再局限于朝堂,反而张贴告示,诚征天下有识之士,为大周度过这次危机。
墨珣瞧着牵复帝大概是动了格的了,在告示上不仅允诺了官职,还许诺了郡公的爵位。
官职很正常,只要是真正的有识之士,在此次大周与雅砻的战争中立功,得个官职本就不足为奇。
可爵位不同。
不是每个当官的身上都有爵位的。
而且,牵复帝允诺的这个郡公不同,郡公为正二品,是允许承袭的。
举个例子,越国公是因为与中亨帝并肩作战,又有军功在身,这才经了中亨帝特许,由原先的从一品国公调整为正一品。但越国公的这个“国公”爵位并不承袭,也就是说,如果越国公没能在为官期间为自己及子孙后代挣下一份家业的话,待到越国公百年之后,子孙后代可就不剩什么了。
所以牵复帝允诺的这个“郡公”,明晃晃的就是惠及全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个告示是由牵复帝在太和殿内口述,而后经翰林院润笔的。
墨珣就是在太和殿里听了一嘴,倒也不是很能明白牵复帝对于“有识之士”的定义。
牵复帝似乎是又要招人来带兵打仗,又想要人来出谋献策。
与此同时,牵复定还鼓励各个衙门,各级官员积极献策。
按理说,新皇登基之后,大都会大赦天下与举办恩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