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从两军交战开始,已过去一年时间,原先运往边关的粮草自然是不够的。
待牵复帝缓过了劲儿,这才张开双眼,看向站在前头的年太尉,“太尉以为派谁去合适?”
“臣以为不如就近调兵,调动天水士兵押送。”
“禀皇上,臣以为年太尉所言不妥。”兵部尚书当即站了出来反驳:“叛军在天水企图截断我军粮饷,如果直接调动天水士兵,等押送粮饷的队伍一走,那天水岂不是直接就落入了叛军手中?!”
牵复帝一琢磨,可不就如兵部尚书所说的那样?明明知道叛军在天水,还把天水的兵都调走?这不等同于是把天水拱手让人吗?
天水乃一军事要镇,运往雅砻的粮饷尚且要从天水经过,如果此处被叛军夺去,那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如果京里再发生什么异动,边关的士兵想要赶回来救驾都难!
牵复帝颦眉,“那些叛军不是退守崇州了吗?怎么会在天水埋伏?”
崇州在蓟州的南方,而天水在昌州的西边啊!
牵复帝这么一问,朝臣们立刻各抒己见地讨论起来。
“是不是败走崇州之后又转道去的天水?”
“不大可能。”一位大臣沉思片刻,而后道:“从崇州到天水少说也要小半个月。”
“对!”另一位大人也说:“这么多叛军赶路,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
“难道是兵分两路?!”
“这倒是有可能!”
……
牵复帝听了朝臣们的猜测,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气又上头了。他猛地攥紧龙椅的把手,咬牙切齿道:“这些叛军……难道是想覆国?”
墨珣听着牵复帝的话,觉得事故有点儿不对劲——叛军,可以引申为叛国之军。既然叛国,可不就是有着覆国的心思?
正如,牵复帝之前所说,墨珣也觉得这群叛军不过是乌合之众,在叛军心中恐怕只有眼前的既得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也就是因为大周和雅砻开战了,否则这些人还不知道要在阴暗角落里藏多久。
说句难听的,可不就是搅屎棍一般的存在吗?
墨珣眼瞅着牵复帝嘴角抽了抽,好半天才憋出一句,“愚昧!无知!”
看来,牵复帝是跟墨珣想到一起去了。
因为在宣和帝那段时候养成的习惯,朝臣们本想安静听牵复帝骂完了,然而,牵复帝就只是吐了两个词就不再说了。反而是很快地从愤怒中抽离出来,冷静而自持地问道:“爱卿们且拿出个章程来。”
牵复帝:快想法子!
“天水离庭州近,不如就从庭州调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