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户部每次哭穷都是先去掉了各种杂项,比如皇宫、行宫的修葺;军需、俸禄、粮饷、抚恤等等。所以,哭穷归哭穷,户部其实还是能拿得出钱来的。
只是这次事情太多,蓟州那边重建,工部也要钱,百姓伤亡抚恤也要钱,征兵要钱,打仗也要钱……户部尚书这下是真哭了。对上宣和帝的时候也不单是张口就来,而是将户部的账册也一并掏给宣和帝看了。
除去全年的基本开支之外,余下的钱拿来重建蓟州倒还可行,但是再打仗怕是就不成了。
打仗可不是一天两天,打个一年两年都是常有的事。
当初大行皇帝本来是想一举击败雅砻,却没想到,最后跟雅砻竟然打了一个漫长的拉锯战。
当真是把国库都打空了。
最后,两国谁也奈何不了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只能达成协议——休战,大周这才得以休养生息。
照这么个情况看来,恐怕老天爷根本就不希望两国开战,否则为什么朝廷才刚刚有所富余,一要打仗,便灾祸频发?
这样的想法一经出现,立刻就在朝臣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本来,对于民间的传言,朝臣们也都是将信将疑的。
天降异象,那是所有人都亲眼瞧见的,自然做不得假。但皇上在位的这几年,认真说起来也并没有出现过什么重大的纰漏,怎么就会得上天降灾?这点也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现在将所有的事情都联系在一起仔细想来,怕是皇上早就已经有了想动雅砻的心思,这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归根究底,那确实是皇上做错了。
这么想着,朝臣们尽管面上还是毕恭毕敬,可心底里还是有那么点儿旁的心思。
这会儿再看到户部尚书将账册都交了出来,在朝堂上,逐条列举了接下来需要的开支,一时间所有人都跟着沉默了下来。
这没钱是真没钱,跟上次水灾那会儿还不一样。那会儿说没钱,大都是户部哭出来的。
而朝臣们将俸禄捐出来,主要也是因为宣和帝带了个头,将宫中的一应费用都削减了。
皇上都节衣缩食了,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自然也就只能勒紧裤腰带,捏着鼻子捐了半年的俸禄出去。
这一次,可不是捐俸禄就能解决问题的了。
朝臣们的俸禄,认真算起来其实并没有多少。就拿当朝一品大员来说,一年的俸禄也不过百来两。
早前,大周在鼎盛时期,最多的一年,财政总收入能达到三亿六千万两。
但那却也是最多的时候,若是碰上些天灾人祸,就再没这些了……', '')